文档详情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pdf

发布:2017-08-16约7.8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 5月 安阳工学院学报 May2012 第 11卷 第 3期 (总第 57期) JoumM 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Vo1.11No.3(Gen.No.57)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张 燕 (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南 安阳455000) 摘 要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世界各 国工业化、城镇化 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 国 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劳动力数量众 多.在工业化 、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越来越 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 出来。 如果现行法律政策没有重大调整 ,大量农 民工在城 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 国将长期存在 ,农 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 的一系列 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流动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2)03—0052—03 我 国是一个人 口大 国。据第六次人 口普查统 朝天 ”地从事传统的农业劳动 ,两者的技术提高不 计 ,目前 ,我国总人 口13.7亿人 ,2010年全 国常住 可同 日而语。 城镇人 口和乡村人 口已非常接近 ,城镇人 口为 6.6 (三)就业观念更新 比较 亿人 ,占总人 口的比重是 49.68%;居住在乡村 的人 滑县 、内黄县创建了 “安阳电子”劳务品牌 ,形成 口为 6.74亿人 ,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 国 较大规模 。目前,从业人员已达 13万余人,主要在 人 口普查相 比,城镇人 口增加 了2亿余人 ,乡村人 江、浙等沿海城市务工 ,且从业人员呈现 出年轻化、 口减少 1.3亿余人 ,城镇人 口比重上升 13.46个百 知识化、技能化的新特点。而守家农 民,从事简单的 分点。中国的社会问题不能回避农民问题 ,更不能 农业劳作 ,与外出人员在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别。 回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中的农村 劳动力流动问 (四)获取信 息比较 题 。 “养儿防老”,在中国农 民的传统思想根深蒂 “外出打工 ,娶了个外地媳妇”,近年来 ,这在只 固。究其根源 ,客观地讲是经济落后产生 的 “顽 有 l2户人家的一个小 山村 .破天荒地发生了这样 症 ”。以我市林州市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出去一 两件事例 。通过劳动力流动 ,促进与外界文化交 个人 ,富了一家人 ;输 出一个能人 ,回来一个带头 流,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劳动力外出就业 ,带回 人”的现象 .可 以更新 内陆地 区 “好 出门不如歹在 了适合山区经济发展 的致富信息 。鸡 、猪 、羊传统 家”的旧观念 ,从而帮助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农民 养殖正向规模养殖发展 ,当地 自然资源的优势变 走 出家 门,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进而推动城市化步 为经济财富。 伐的加快。 二、农 民外 出务工主要理论依据 一 、 “留乡务农”与 “离乡就业”收益比较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 ,人 口流动是人们对 (一)主要 经济收入 比较 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 的反应 .而不是对实际的收 近年 .农村劳动力最主要 的增收渠道 ,就是外 入差距 的反应 。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者 ,以考虑城 出经商与务工 .其 中劳务 收入 占到人均收入 的 市、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就业机会 。选择其中 40%。林州市的 “安 阳建筑”已形成特色品牌 ,目前 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 的转移。预期 收益可用城乡 我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