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阑尾炎28例报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位阑尾炎28例报道
翟钢军(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50040)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8-0209-02
【关键词】 阑尾炎 异位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80%的病人有典型症状和体征(即转移性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肌紧张),一般诊断不难。误诊误治者多见于异位阑尾炎,若胚胎期肠道发育异常或移动性盲肠者,其阑尾位置亦有相应变异。本文就1988年~1996年收治的28例异位阑尾炎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3岁~67岁,平均34.5岁;平均住院10.5天;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者12例占42.9%。术前误诊膀胱炎3例,右髂窝脓肿2例,胆囊炎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2例,肠蛔虫症1例,流行性出血热1例,误诊率39.3%(11/28)。
术中证实阑尾炎盲肠后愎膜外位9例,高位6例,??位5例,疝内3例,盲肠壁内2例,阑尾套入结肠1例,系膜内1例,阑尾扭转1例,术后病检报告均为阑尾炎症。
2 讨论
急性阑尾炎于1986年命名以来,一直是依靠间接手段来诊断,所以误诊就不可避免。据报道,一般急性阑尾炎误诊率为15%~30%,特殊的误诊率为20%~40%。本组28例误诊11例,占39.35。分析误诊的原因:(1)采集病史及体查不仔细,易犯“先入为主”的错误。如1例盲肠后腹膜外位阑尾炎,病人以右侧腰部疼痛就诊,此值出血热流行期,于是门诊不加详查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内科,3月后再次发病才手术治愈,应为教训。
(2)对于异位阑尾炎的临床特征缺乏认识,过分强调“转移性右下腹痛”,而有些不典型的异位阑尾炎被误作其它疾病处理。本组28例,而病史中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者仅12例,占42.9%。因此,误诊11例.这是经验不足的原因。(3)对于老年人、婴幼儿、妊娠期的疾病特点认识不足。老年人病电陈述不清,机体反应差;婴幼儿查体不合作,局部体征易忽视;妊娠子宫逐月增大,盲肠和阑尾亦随之上升,所以,往往缺乏典型症状和体证。如1例幼儿阑尾炎继发肠套叠,术前未确诊。(4)还有很少见类型阑尾炎,如系膜阑尾、阑尾扭转或套叠、左位阑尾等,术前诊断确较困难,如缺乏经验,知识面不广,则容易发生误诊误治,因此,临床诊治阑尾炎时还需掌握异位阑尾炎的特征,现结合资料,应异位阑尾炎的几种多见情形介绍如下:
2.1盲肠后腹膜外阑尾炎:腹痛从上腹开始,但位置较深,后腹膜对痛觉不敏感,转移性腹痛局限部位不确切,右下腹压痛,肌紧张不明显,可是右腰部髂脊上有明显深压痛,腰大肌试验阳性,可出现 Thomas征阳性,有诊断意义。本组9例,误诊右髂窝脓肿2例,流行性出血热1例,是经验不足的原因。
2.2高位(或称肝下)阑尾炎:腹部压痛和肌紧张局限右上腹,炎症波及胆道,可出现黄疸,故易误诊为腿囊炎。本组6例,2例误诊胆囊炎,2例误诊胃十二指肠穿孔。长期误诊可致阑尾周围粘连.刺激膈神经引起右肩背区疼痛和右半结肠激惹症状。
2.3低位(亦称盆腔)阑尾炎:虽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但疼痛局限于右髂窝,腹部压痛和肌紧张不显著,出于炎症刺激膀胱或直肠,可有尿濒、尿急或里急后重感,易误诊为膀胱炎等.直肠指检盆腔内压痛可资诊断。本组5例,3例误诊为膀胱炎,应为教训。
2.4左位阑尾炎:由于先天性内脏转位或盲肠游离所致,症状与正常位置阑尾炎大致相同,但在左下腹。注意全身检查或借助X线有利于左位阑尾炎之诊断。
若术中正常位置找不到阑尾应循结肠向上寻找至肝区或向其它部位检查,必要时切开侧腹膜探查盲肠后腹膜外间隙,以防阑尾异位而漏诊。
参 考 文 献
[1]刘志民,郭允希,齐兆生.腹部外科诊疗参考,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2]徐恩多,杨凌兴.阑尾的胚胎发育与阑尾异位,实用外科杂志,199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