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对比分析.doc

发布:2018-01-27约3.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对比分析 牡丹江市北方医院外科 157000 摘要:目的 研究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对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5例为Ⅰ组,另选择胆囊结石并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65例为Ⅱ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61.3plusmn;10.3)min、(53.9plusmn;2.8)mL、(14.8plusmn;0.5)h、(6.2plusmn;0.5)d、(1.3plusmn;0.2)cm,均显著优于Ⅱ组的(89.4plusmn;8.7)min、(99.4plusmn;1.4)mL、(45.8plusmn;2.6)h、(10.9plusmn;2.2)d、(7.9plusmn;0.4)cm。Ⅰ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降低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较快。 关键词:胆囊结石;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呈较高的趋势。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传统的开腹手术则处于主导地位[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2]。腹腔镜手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肝胆外科。为了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分别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30例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5例为Ⅰ组,另选择胆囊结石并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65例为Ⅱ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3],患者具备手术指征。并排除结石直径低于0.5 cm或超过2.5 cm者,无临床手术指征,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合并严重的心、脑和肾脏疾病者,不能随访或者临床资料欠缺者。Ⅰ组65例,女42例,男23例,年龄32~70岁,平均(43.9plusmn;2.3)岁,其中单发胆囊结石者29例,多发胆囊结石者36例。Ⅱ组65例,女40例,男25例,年龄31~70岁,平均(43.7plusmn;3.2)岁,其中单发胆囊结石者30例,多发胆囊结石者35例。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术前和术后处理,均给予常规抗生素应用。Ⅰ组: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头低足高的体位,应用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并在脐处建立观察孔,于麦氏点上外2~3 cm做辅助操作孔,然后进行常规腹腔探查,观察是否存在粘连,将胆囊暴露出现,并且将其游离和切除。手术结束以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检测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者脏器损伤,最后处理切口。Ⅱ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患者麻醉和体位同Ⅰ组,于患者的右侧肋缘下进行切口,然后进行手术操作,将胆囊切除下来,手术结束以后同样给予生理盐水冲洗,观察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和脏器损伤,最后缝合伤口。手术成功:指手术很顺利,术中无意外情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plusmn;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采用列联表法chi;2检验(适用于行数或者列数大于2的频数分布表),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2.2 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 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61.3plusmn;10.3)min、(53.9plusmn;2.8)mL、(14.8plusmn;0.5)h、(6.2plusmn;0.5)d、(1.3plusmn;0.2)cm均显著优于Ⅱ组的(89.4plusmn;8.7)min、(99.4plusmn;1.4)m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