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分解.ppt

发布:2016-10-22约7.9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复习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1949-199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意义是什么? 答: (1)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2)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并存。(15大) (3)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 并存。 (4)管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大) (5)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意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成就与失误: ①中国八大正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②提出“总路线”,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③农村纠“左”及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④ 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国民经济的劫难。 经验教训: (1)充分认识国情,坚持实事求是。 (2)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3)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4)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原因)思想基础: 2、提出: 3、完善: 4、基本建立: 强化训练 1、下列城市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珠海-上海-上海浦东新区-海南 B、深圳-上海-海南-上海浦东新区 C、天津-珠海-上海-海南 D、深圳-海南-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 B ) 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包括:(1)全方位(2)多层次(3)宽领域(4) 有重点 A、(1)(2)(3)(4) B、(1)(2)(3) C、(2)(3)(4) D、(1)(3)(4) ( B ) 3、19世纪中期以来的开埠通商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最本质区别是: A、开放的领域不同 B、开放的对象不同 C、开放的方式不同 D、开放的前提不同 ( D )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最早设置经济特区的省份有:(1) 海南(2)广西(3)广东(4)福建(5)浙江 A、(1)(2) B、(2)(3) C、(3)(4) D、(4)(5) ( C ) 5、代表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新成就的地区是: A、深圳 B、珠海 C、浦东 D、海口 ( C ) 6、以引进外资、高新技术产业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的特点 的对外开放模式是: A、经济特区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 B ) 7、江泽民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对于这段 话,理解正确的有:(1)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2)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3)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4)“走出去”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A、(1)(2)(4) B、(1)(2)(3)(4) C、(2)(3)(4)D、(1)(3)(4) ( A ) 8、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 A ) 9、《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 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 ( C ) 10、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