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本量利分析.ppt

发布:2017-04-23约7.48千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本量利分析 ;【本单元目的与要求】;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的概述;;一、本量利的含义;;;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三)同一业务量的假定 假定销售收入与总成本都以同一个业务量尺度进行计算。该假设要求,企业的产品都能出售,或者原有存货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全部成本法下的当期销售收入与当期发生的所有变动和固定费用相配比。 (四)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盈亏平衡点会受到多种产品贡献毛益率 和产品产销结构的影响,只有在产品产销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盈亏平衡分析才是有效的。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和相关指标;本量利基本公式的变换; 2、贡献边际和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1)什么是贡献边际? 是产品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的差额(记:T cm) 2)贡献边际的表现形式 总额 即T cm —绝对额 单位贡献边际 即 cm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绝对额 贡献边际率 即 cmR(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3)各种表现形式的计算 总额Tcm = p * x – b * x = (p-b) * x = cm * x = p * x * cmR ; 2、贡献边际和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1)什么是贡献边际? 是产品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的差额(记:T cm) 2)贡献边际的表现形式 总额 即T cm —绝对额 单位贡献边际 即 cm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绝对额 贡献边际率 即 cmR(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3)各种表现形式的计算 总额Tcm = p * x – b * x = (p-b) * x = cm * x = p * x * cmR ;单位贡献边际Cm = p – b = 贡献边际总额 / 销售量 = T cm / x = 销售单价 * 贡献边际率 = p * cm R 贡献边际率cm R = 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100% = T cm / p*x = cm / p *100% 故在引入贡献边际指标后,本量利基本关系式可转为: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T cm - a =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固定成本 = cm * x - a; 3、贡献边际指标的性质(意义) 只有当贡献边际补偿固定成本有剩余T cm a 时,企业才会实现赢利,所以它是一个反映赢利能力的指标,或者说它是反映能为营业利润做多大贡献的指标 4、变动成本率 bR 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率 = b*x / p* x = b / p 因为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 / 销售收入 = (p-b) / p 所以 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 = 1 即 bR + cmR = 1 ; cmR = 1 – bR.; bR 与 cmR 是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赢利能力越小,反之亦然 .; 例题1:; 解:(1) (20000-4000-6000)/5=2000 (2) 20000-4000-6000=10000 (3) 20000-8000-(-1000)=13000 (4) (20000-13000)/1000=7 (5) (40000-20000)/4000=5 (6) 40000-20000-9000=11000 (7) 2*3000+15000=21000 (8) 21000-15000-4000=2000 ;【例3-1】某企业准备生产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