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深部真菌病王香梅.ppt

发布:2015-09-14约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部真菌病 定义 是指致病真菌不仅侵犯皮肤、粘膜,而且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所致疾病。 深部真菌病的病原学分类 致病性真菌:多为地区性流行,如组织胞桨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着色真菌、皮炎芽生菌、足分支菌、孢子丝菌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医院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毒力较低。念、隐、曲、毛、放、奴卡菌等。 流行病学 条件致病真菌: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及人体内 致病性真菌:土壤、腐烂食物、水果等 传播途径: 吸入、皮肤破损处侵入 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菌 外源性途径感染常较局限,内源性途径感染常播散。 深部真菌病的诱因 艾滋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器官移植(包括骨髓移植) 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恶性肿瘤、肝硬化等,大面积烧伤) 广谱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疗 各种留置导管与侵入性操作 深部真菌感染与抗真菌治疗 浅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 1、在医院感染中近年发病率? 2、耐药真菌感染已经出现 3、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正在增加如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 念珠菌病 二、病原学 白念珠菌是一种假丝酵母菌(Candida),分类为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隐球菌目、假丝酵母菌属。 本属菌有81个种,其中有10种对人有致病性,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 美国非艾滋病患者中致死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Mc Neil et al 2001 Clin Infect Dis 33;641 一)浅部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间擦疹 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念珠菌病 光滑皮肤念珠菌病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 1、口腔念珠菌病 即鹅口疮(thrush),这是白念菌感染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 假膜中含有大量的念珠菌菌丝和孢子 。 发生于口内者为念珠菌性口炎 。 发生于口角者为念珠菌性口角炎 。 发生于唇部者为念珠菌性唇炎。 本病也常见于小儿,特别是新生儿 。 2、念珠菌性间擦疹 常发生于间擦部位。 在典型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糜烂、渗出,边缘有片状鳞屑翘起,呈扇形,亦可见卫星状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脱屑。 本病多继发于尿布皮炎、肥胖、糖尿病 等病。 3、光滑皮肤念珠菌病 如尿布念珠菌病 。 此是发生于敷用尿布的部位,皮损无渗出,红斑周边有星状分布的丘疹、斑丘疹、水疱。 4、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念珠菌病 甲沟周围红肿,压痛不明显,无波动感 。 有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真菌镜检多为阴性,而培养则呈阳性。 念珠菌性甲沟炎常合并有甲损害 。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是一种进行性念珠菌感染。 常见于免疫缺陷 。 6、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 念珠菌感染真皮、皮下组织 。 表现为丘疹、结节、脓疱、脓肿、溃疡、肉芽肿等。 二)内脏型 消化道念珠菌病 呼吸道念珠菌病 泌尿道念珠菌病 播散性念珠菌病综合征和念珠菌菌血症 1、消化道念珠菌病 腹泻:大便为稀便,水样或豆腐渣样便,多泡沫,有发酵气味。每日3-10余次不等;严重者形成肠粘膜溃疡而出现便血。 念珠菌食管炎:恶心、呕吐、拒食、吞咽困难、流涎。 X线:食管狭窄,蠕动改变。 食管镜检:白色厚膜 2、呼吸道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型 症状较轻,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脓痰;检查口腔、咽部及 支气管黏膜可见覆盖散在性点状白膜。双肺偶可闻干性啰音。 肺炎型(继发性为主) 呈急性肺炎或伴败血症表现,畏寒、发热、咳嗽、咳无色胶冻样 痰,有时带血丝,甚至有咯血、呼吸困难等;一般全身情况较差, 肺部可闻及中小湿性啰音,可出现肺实变。 X线:与支气管肺炎相似。 3、泌尿道念珠菌病 轻者临床症状不明显。 重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肾功能改变 4、播散性念珠菌病综合征和念珠菌菌血症 播散性念珠菌病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在原发病(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基础上体温升高,症状加重,全身状况恶化。 可致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肾小脓肿、脑膜炎、骨髓炎、眼炎等,血三系下降 菌血症 由于长时间静脉补液,尤其是超过20天者易引起念珠菌菌血症,血培养可以阳性,但24小时后转阴,症状较轻,可自愈,亦可恶化,视机体抵抗力而定。 四、诊断 浅部念珠菌病的诊断必须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加真菌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 深部念珠菌病还应作组织病理检查,抗原测定,基因诊断检测有助于诊断。 1.病原学检查 (1)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血液等直接涂片镜检或作革兰染色、Iemsa染色或PAS染色,标本中发现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和菌丝有诊断价值。 (2)因正常人咽喉部可带菌,痰培养3次以上阳性才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