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习质量检测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答案.doc

发布:2016-12-25约8.7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习质量检测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答案 篇一:必修三+综合检测+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综合检测(一)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区域的重要特征的是( ) A.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C.范围的可变性 B.内部的地理差异性 D.政区的一致性 【解析】 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是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划分区域的一个重要基础。 【答案】 A 2.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 A.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D.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解析】 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别。 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和产业结构的配置,都是影响地带性差异的因素。事实上,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成正比的关系。 【答案】 C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种类 C.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D.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4.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解析】 第3题,我国三大自然区中,东部季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动植物稀少,多耐旱物种;青藏高寒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突出“高寒”的自然特征。第4题,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民居具有“南尖北平”的特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青藏高寒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微弱,目前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答案】 3.D 4.C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5~6题。 5.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6.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C.第一产业比重小 B.陆地交通便捷 D.第三产业比重小 【解析】 第5题,甲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乙相比,纬度差异显著,甲区域降水 较少,年均温较低。第6题。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发展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 【答案】 5.B 6.D 7.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a=200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专属经济区与领海的概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到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其中,200海里中包含12海里的领海。 【答案】 B 如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据此回答8~9题。 8.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 C. B. D. 9.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A.石油开采 C.海岛旅游开发 B.核电站建设 D.港口建设 【解析】 第8题,在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中,基地包括了辽宁辽河、华北大港、山东胜利油田基地,故具有资源优势,同时面对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区位优势。基地市场优势不如明显,、基地缺少资源优势,故B项正确。第9题,基地为福建湄州湾石化基地,该基地具有天然良港的优势,所以基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该区域内的港口建设,方便货物的运送。 【答案】 8.B 9.D 10.关于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移对象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 B.转移对象国的优惠政策 C.原生产地所产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与产业转移无关 【解析】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