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及茶艺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茶道及茶艺基本知识 一、茶道的起源 中国茶道初步形成于中唐,其时,享誉世界的陆羽茶经的诞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确立了中国古代的茶文化体系,同时又标志着中国茶道的正式形成 二、茶道六君子 茶艺基本步骤 洗茶(把杯子烫一下) 从左向右依次把杯子放好 倒茶要七分满,不可多不可少 顾客不能空杯 三茶的分类 1、绿茶(龙井、安吉白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毛尖) 2、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台湾乌龙)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3、黑茶(普洱茶、安化黑茶) 4、红茶(金骏眉、云南滇红、正山小种) 5、白茶(白牡丹) 6、黄茶(北港毛尖) 四、绿茶的泡法 1、注意事项 (1)、泡绿茶要用高玻璃杯 (2)、泡绿茶时3泡4泡后可换 (3)、投茶量2——3克 (4)、泡绿茶不用洗茶 (5)、泡绿茶水温要控制在85摄氏度左右,不能热 (6)、投泡停10秒后倒茶汤 (7)、茶汤不能倒尽要留根 (8)、第二次不用停留10秒快速出汤 泡法 先投碧螺春,再放三分水,晃动再投八分水(下投法) 先放三分水,再将茶倒入晃动,再放八分水(中投法) 基本所有绿茶都是中投法,采用瓷器小品杯品茶(代表:西湖龙井) 先放八分水,再将茶叶投入(上投法)代表:安吉白茶 具体步骤:先把水倒入大空杯,然后每个都要烫,再将水倒入大玻璃杯中,倒入公道杯2秒,可倒入高筒杯三分之一,,投茶,晃,再倒入8分,晃出汤,留根,留3分水,(绿茶不用洗茶),用玻璃杯不能闷泡,对水温要求低,汤色呈糙米色。 红茶 可以用盖碗和紫砂壶泡,水温要控制在90——95摄氏度摄氏度 红茶冲泡方法 1、洗茶(出汤快)水温不能太高,会把茶叶烫老。三泡后可把茶叶时间延长5——10秒。 乌龙茶(铁观音) 冲泡茶具:盖碗或紫砂壶 水温要用100摄氏度的沸水,第一遍要快速洗茶(铁观音不能闷泡,因为出汤快 泡法:(铁观音)要求用沸水,用沸水高冲不能砸茶,要先烫杯 香气(兰花香)颜色(绿黄色) 黑茶(普洱茶) 用紫砂壶泡洗两遍茶,要用沸水冲泡。使用透明玻璃杯冲泡品茶 普洱茶可以闷泡在5——6泡后可延长时间 普洱茶分为:生茶、熟茶 生茶可减肥对肠胃有刺激,熟茶降血压降血脂,肠胃不好不可以喝生茶 白茶 降血压、防癌、防感冒,祛暑降糖去除血液垃圾。白茶外表有绒毛,不经过揉捏直接烘干 白茶三年为药,五年为宝,要用价值放的时间越长越好,成年白茶可预防小儿麻痹症。汤色绿中隐黄(洗一遍茶)泡到芽叶全掉后可出汤 花茶 各种花在一起 作用:美容活血 冲泡瓷器:玻璃杯 使用玻璃小品杯品茶。颜色(汤色)粉红色 泡到颜色出来为止,洗2遍。 品茶要先闻后品 红茶(6泡后可倒掉) 铁观音(7泡有留香) 普洱(10泡可倒掉) 花茶(7.8泡可倒掉) 白茶(耐泡 9泡) 普洱茶(黑茶)现将茶叶倒入紫砂壶,沸水洗茶,快速出汤,烫杯,擦杯底,洗两遍,高冲。 泡茶时(1匙3克,泡6——7克,2勺半) 泡茶时2遍倒掉3遍可喝,(颜色呈酒红色) 红茶:用紫砂壶泡,(云南滇红)水温85摄氏度,用的是透明品杯,洗茶要快,因为快速出汤 滇红有果香味,有桂圆汤味道,茶汤养紫砂壶, 白茶:用玻璃杯,水温90摄氏度。品杯要用瓷器,洗茶时杯子有倾斜度 泡白茶时倒入8分水,泡时间长一点,要等茶叶掉一半时可喝,白茶汤色绿中隐黄,表面有白毫。(有观赏性,用玻璃杯出汤) 注意事项:左手拿左边的东西,右手拿右边的东西。 倒茶时胳膊肘不能抬起来. 杯具摆放:紫砂漏碗左边,公道杯右边,茶漏口不能冲客人呈三角形 公道杯 * 茶道及茶艺基本知识 唐代以后,中国茶道的精神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代的数十部茶书,无不强调茶叶采造之精美,茶具制作之雅致,烹茶程式之精致,虽然其中专门论及茶道的内容不多,但从中可以让人体会和领悟到许多深刻的茶道理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