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ID调节器的电路实例-公开课件(讲义).ppt

发布:2019-10-08约1.91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 PID调节器的电路实例 Y X SH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2.4 PID调节器的电路实例 DDZ-Ⅲ型基型调节器,是指在它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附加电路,便可使其功能大大扩展,以适应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其应包括输入电路、给定电路、PID运算电路、自动与手动(硬手动和软手动)切换 电路、输出电路及指示电路等。 原理如图2-12所示。 1 电路 如图2-14所示。 2.4.1 输入电路 2 传递函数 而 V+≈V- 则 VO1 = -2(Vi- VS) (2-25) 3 电路的作用 (1)提高输入阻抗 ? 为使1~5V的测量信号的数值不受影响,调节器本身对Vi、VS都应有较大的输入阻抗,使它们不从信号源取用电流。 (2) 求偏差 Vi - VS进行相减运算,满足PID电路的要求。 (3) 将偏差放大两倍 为了提高调节器对偏差的灵敏度,对其后的运算有利,但过大易使运放饱和,这里只要求放大两倍。 (4) 消除传输线上压降的影响 DDZ-Ⅲ采用共同电源,在Vi的传输线上可能包括其它仪表的电流,导线电阻虽不大而其压降有时不可忽略。采用差动输入方式,避免误差。 (5) 进行电平转移 Vi、VS都是从零伏起算的电压信号,调节器是靠运放进行运算放大的,运放本身有一定的共模电压允许范围(2~19V)。为了使被运算的信号处在这个允许的范围之内,必须从零伏起算的信号改为从基准电压VB 起算,即进行电平转移。 设 Vs = 1~5V,VCM1 = VCM2 = 0~1V ,VB = 0 则 显然,由于超出允许范围,运放不能正常工作。 当 VB = 10V时 V+ = V- = 3.7~5.7V V 保证了输入电压在允许范围之内,能正常放大。 当 VB = 0时,VO1 = -2(Vi-VS)= -8~+8V 使后面PID的IC不能正常放大。 VB = 10时,输出为VO1= -2(Vi-VS) = 2~18V 使后面PID的运放也能工作于允许电压范围之内。 同时,当VB = 10V时,运放的运算关系不变。 2.4.2 PID运算电路 由PD和PI两个运算电路串联而成,如图所示。 1 PD电路 由A2组成PD电路,微分的作用可根据需要通过开关S8引入或切除。S8置“断”, A2蜕变为比例放大器,这时 式中 —— 比例增益 PD的传函,前已导出 (2-26) 这时不工作的微分电容被开关S8接在分压器上,使CD充上电压(n-1)/n·Vo1,这样开关S8,可随时切换到“通”,从而保证了无扰动切换。 这里,微分增益 = 2.42~585s 微分时间 比例增益 2 PI电路 由A3组成,开关K3为积分时间倍乘开关。 则 得 — 比例增益 Ti = mRICI — 积分时间 在效果上等于把RI增加m倍,加在RI上的信号幅度减小m倍,积分输出的最终极限幅度也将下降m倍,则 积分增益 A3后面的电阻、VD1、VT1构成射随器,是为了与其它单元配合,便于加输出限幅而设置的。 m =1时 m =10时 Ti = 6.2~1500s Ki = 104 2.4.3 输出电路 如图2-16所示。其任务是将PID输出电压VO3 =1~5V变换为4~20mA的电流输出,并进行电平转移。 为使调节器的输出电流不随负载电阻大小的变化,须使输出电路具有良好的恒流特性。这里采用A4以强烈的电流负反馈来保证,同时在A4后面用VT1、VT2组成复合管,减轻A4负担,提高放大倍数,增进恒流特性,提高电流转换精度。 若 R3 = R4=10KΩ,R1 = R2 = 4R3 由V+≈V-得 则 而 这里是在忽略了If、IB的条件下得出的,忽略IB误差不大,但If一般不能忽略。 If占的6%以上,忽略它将会产生较大误差。为了提高转换精度应取R1≠R2,可以证明,当取 例,当I’O = 4 mA 时 R1 = 4(R3+ Rf) = 40.25KΩ时,可以精确获得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