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醉翁亭记》课件.ppt

发布:2018-04-12约2.61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5、理解欧阳修旷达情怀,与民同乐的积极政治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 复杂情感。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预习提纲:】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通读课文,梳理字词、掌握节奏、处理疑难。 3、理解文章写作内容、层次。 4、体味作者写作感情。 5、学习本文写作方法。 6、疑难困惑做好批注。 知道一点常识: 1、简介作者:? ????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 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 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土,先后在地方 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 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来古 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 之一。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 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2、了解写作背景: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 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 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 郁的复杂感情。? ? 欧阳修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耶山饮酒抒怀, 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 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 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翁亭记》。 疏通全文大意? ? 1、通读全文: ??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 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 解决问题。? ? ?2、解决疑难。? 方法:小组长对本组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并做好记录。? 3、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 4、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要求:在理解文章的构思方法和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能读出词语、 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现文脉的贯通和文 章的层次,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5、再读课文? ? 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 把握内容: 1、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 2、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 ?????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一下这几种乐趣。? 4、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研读课文: 思考回答: (一)、?全文四段,各段写什么?? (二)、本文描写景物采用了哪些方法?文中的写景主要起什么作用? (三)、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其中有什么是值得肯定的?? (提示:逐句逐段分析课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 ?引入:??滁州城—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洒,在乎山水之间) ?? 写景……???朝暮?四时之景?——乐亦无穷? ? 醉翁亭记??? ??写人……???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 太守醉? ? 归来……???太守归 ?宾客从? ?游人去?? 禽鸟乐 ? ????                学习写法: 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3、词语小结:? “而”字的用法:? “也”字的用法:?? 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