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假如给平行板电容器两板充以不等的电荷量.pdf

发布:2017-07-21约5.3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第 1期 物理通报 中学物理教学 假如给平行板电容器两板充以不等的电荷量 张延赐 王金聚 (浙江省温州 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收稿 日期 :2013—06—19) 在学习了平行板 电容器后 ,学生往往会提出这 两板分别充以电荷量 Q ,Q ,当静电平衡后 ,4个板 样的问题 :如果给两个平行板充以不等的电荷量 ,两 面上的电荷量 qA左,qA右,qB左,qB右分别是多少? 板之间还是匀强电场吗? 解析 :此题看似无从下手,实际上只要想想静电 让我们归结于如下一道例题. 平衡时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这一结论 ,就不难 找到解决问题 的突破 口. 两薄板共有 4个大的平面,每个平面都可看作 是一个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它们在 A,B内部都 会产生各 自的场强,但其合场强为零.如图 2所示 , 我们在Qn,Qe的正负未知的情况下,不妨先把q左, qn右,q左,q右都理解成正电荷,则对 A板内部的任 图 1 一 点而 言 ,q左在该 点产生 的场强 向右,而 q右, 【例 1】两块形状、大小都相 同的金属薄板A 和 q左,%右在该点产生的场强则 向左 ,由该点的合场 B,如图1所示 ,两个板间距远小于板面的线度.现使 强为零可得 基础上提 出光子理论.此时课堂教学已进入高潮 ,学 2 对 “HPS科学史教学模式”的反思 生开始若有所思.教师引导学生去课本寻找答案,随 着爱 因斯坦一起去解决问题 ,得出光电效应方程. 科学史与哲学的学习以及当前科学理论 的学习 学生脑中萦绕 了很长时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 有机融合在一起 ,使科学与哲学不像以往那样只是 决.为了让学生明白科学结论 的得 出并不是一蹴而 科学课可有可无的附加部分.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了 就的,教师适时降温处理:爱因斯坦提 出这个观点 一 个解决问题的情境 ,是一个探究过程 ,因而有利于 后 ,并没有被人们承认 ,而是受到了很多质疑.密立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就是一位反对者.他通过精湛 的技术测量光电效 “科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 ,而在于 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 ,想 以此反驳爱因斯坦 的观 探索真理”,让学生在学习已有真理时能引起他们的 点 ,最终却成为了爱 因斯坦光子说理论的直接实验 共鸣 ,若能进而思考实验的作用是什么,科学家是怎 证据.正是他的实验工作帮助爱 因斯坦获得了诺 贝 样认知的,是如何 “发现”新知识 的,从而感知科学 尔物理学奖. . 是如何发展的,科学和技术对社会有何影响 ,那么课 评价 :密立根的介绍虽然简短但是必要 的.通过 已尽而意无穷 ,学生收获的也就不仅仅是知识了. 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 了解 ,科学史上许多重要 的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