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的常规鉴定技术.ppt

发布:2017-08-15约1.6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的常规鉴定技术 微生物的常规鉴定技术 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二、生理生化试验 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形态结构:染色(形状、大小、排列方式)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 培养特性:菌落(colony) 细胞的特殊结构 菌落特征描述 大小、形态、颜色、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 特殊结构菌落特征 ①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 湿润、粘稠、易挑起(菌体和基质结合不紧密),质地均匀、菌落各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但不同细菌的菌落也具有自己特有特征,例 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 ②球菌菌落 常形成较小、较厚、边缘较整齐的菌落; ③有鞭毛的细菌菌落 较大、扁平,边缘波状、锯齿状等; ④有荚膜 ………较大且表面光滑,无荚膜者则表面较粗糙。 ⑤有芽孢 ………表面常有皱褶且很不透明。 各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二、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生理生化试验 1、糖酵解试验 2、淀粉水解试验 3、V-P试验 4、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5、靛基质(Imdole)试验 6、硝酸盐(Nitrate)还原试验 二、生理生化试验 7、明胶(Gelatin)液化试验 8、尿素酶(Urease)试验 9、氧化酶(Oxidase)试验 10、硫化氢(H2S)试验 11、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12、硫化氢-靛基质-动力(SIM)琼脂试验 其他鉴定手段 染色体DNAG+Cmol%含量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四种碱基G、C、A、T的排列和比例是DNA特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DNA G+Cmol%含量即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特异性且不受菌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细菌分类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 测定方法: 纸层析法纸、浮力密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热变性温度(Tm)测定法 、连续荧光检测法 微生物与乳酸菌的鉴定 参见《伯杰氏细菌手册》与《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方法》 API微生物鉴定试剂条 3、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4、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5、靛基质(Imdole)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 6、硝酸盐(Nitrate)还原试验 有些细菌具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氨或氮气等。亚硝酸盐的存在可用硝酸试剂检验。 * * * 霉味 常有泥腥味 多带酒香 一般有臭味 气味 一般较快 慢 较快 一般很快 细胞生长速度 一般不同 一般不同 相同 相同 菌落正反面颜色差别 十分多样 十分多样 单调 多样 菌落的颜色 较牢固结合 牢固结合 不结合 不结合 菌落与培养基结合度 不透明 不透明 稍透明 透明或稍透明 菌落透明度 参考特征 大而疏松 或大而致密 小而紧密 大而突起 小而突起 或大而平坦 外观特征 干燥 干燥或较干燥 较湿 很湿或较湿 含水情况 菌落 丝状交织 丝状交织 单个分散或 假丝状 单个分散或按一定方式排列 相互关系 粗而分化 细而均匀 大而分化 小而均匀、 个别有芽孢 形态特征 细胞 主要特征 霉菌 放线菌 酵母菌 细菌 菌丝状微生物 单细胞微生物 微生物类别 菌落特征 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的结构 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