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毕业作业
课题名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XX
XX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5年2月
摘要
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已超过国际贸易,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资本渗入的主要形式,我国也在近几年超过美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接收国。由于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产业与地区分布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利用理论与实证对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利弊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三大产业 资本渗入
目录
1、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3
2、FDI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3
2.1统计分析 4
2.2微观研究 6
2.3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内外资企业的分布 6
3、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差异 7
4、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7
5、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7
6、未来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7
7、总结 9
8、致谢 9
9、参考文献 10
1、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贸易规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加入WTO后,国际贸易规模快速增长,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0.43万亿美元,2007年贸易额L升到2.17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亿美元,贸易规模位居世界第三,2009年进出口总额下降了13.9 %,为2.21万亿美元。
(二)贸易结构
在国际贸易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22大类产品中,有11类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上升的有4类,基本保持平衡的有7类。其中,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0%;矿产品占12.1%;贱金属及其制品占8.9%;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占7.8%;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占5.8%;光学、医疗仪器,钟表,乐器占5.0%;车辆、航空器、船舶运输设备占4.3%;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占4.O%。
(三)贸易方式
从贸易方式来看,进口品以一般贸易为主,占45%;加工贸易约占40%,其他贸易占15%。出口品以加工贸易为主,占50%,近年来,该比例趋于下降;一般贸易占45%,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其他贸易出口一直低于5%。
(四)贸易国家
从贸易伙伴国或地区来看,日本是中国的第一进口来源地,占13.2%,但近年来,所占比例趋于下降。韩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国,占10%,近10年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台湾地区是第三大进口地区,格局类似于韩国。美国占中国进口品的7%,近10年来,进口比例下降了3%。其他的重要伙伴国或地区变化不大,唯一特殊的是香港地区,2000年香港地区占内地进口的4.2%,2008年仅为1.1%。
从中国产品的出口地来看,第一大出口地是美国,占出口总额的近20%,其次是中国香港,占13.4%,日本8%,韩国5%。从动态变化趋势分析,美国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地区;2000年中国香港占内地出口总额的18.6%,到2008年年底,其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2000年日本占中国出口的18%,2008年仅为8%。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中国的主要出口品国家和地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五)贸易地区
从贸易的地区分布来看,参与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进口品前9个省市一直占92 %,前4个省市占72%。其中,广东从2000年的33.5%下降到2008年的24.4%;北京基本保持16 %的水平;江苏从2000年的9.1%增加到2008年的13.8%;上海保持13 %,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山东和浙江所占比例约为50%,近10年来,所占份额趋于上升;天津基本保持在3.5%水平上。
出口商品的地区分布格局也十分集中,2000-2008年,前9个省市保持了90%的水平,前4个省市占68%。其中,广东2000年占36%,2008年下降到28.1%;同期,江苏从10.4%上升到16.8%,上海从9.9%提高到11.9 %,浙江从8.1%增加到10.9%,山东保持了6.5%的水平,福建占5%,变化不大,北京从主要第二位的进口地区,出口方面下降到第七位,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天津保持3.5%的水平。国内的其他地区,无论是进口品还是出口品,其作用都是微不足道的。
(六)企业性质
从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类型分析,进口品外资企业一直占50%以上,最高年份接近60%;其次是国有企业,2000年占44.5%,2008年下降到31.5 %;民营企业在进口品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2008年占11%,并且增长势头十分明显(见图1)。
出口品外资企业仍然是一枝独秀,2000年占中国出口总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