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科班必修一第三章练习.doc

发布:2016-04-13约3.6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练习题 一、选择题(带“ф”为提高题 ) 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表环境的演化主要是( ) A.有机进化 B.化学演化 C.生物演化 D.有氧环境演化 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运动→两栖动物 ф3.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4.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5.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ф6.人类出现的时期是( ) A..古生代后期 B.中生代 C.第三纪 D.第四纪 7.恐龙盛行的地质年代是 (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太古代 ф8.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ф9.现在农业提倡农田内多使用“农家肥”,使用“农家肥”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B.增加矿物质的含量 C.让它直接释放氮素养分 D.占据土壤空隙,减少水分,提高土温 ф10.地方性分异常表现出的规律性是(   ) A..连续性 B.普遍性 C.有序性和重复性 D.层次性 11.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 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12.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13.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 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 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 14.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 ) 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1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 A.水 B.空气 C.风力 D.生物 16.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指 ( ) A.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B.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C.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D.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17.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属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 ( ) A.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变化 B.大洋洲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 C.从非洲热带地区向北到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 D.由美国东海岸到中部大草原的景观变化 18.自然带明显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 A.亚欧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19.下列山地自然带分异最多的是 ( ) A.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B.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C.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D.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ф20.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 21.亚洲东部地区,从中南半岛到白令海峡,自然植被分布顺序,正确的是( ) ①落叶阔叶林带 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