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4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2)(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发布:2024-10-13约3.4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勒夏特列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

延迟符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掌握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问题讨论”、“交流思考”、“实验探究”等栏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使学习变为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欣赏。1.使学生经历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重视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理解理论的指导作用。123学习目标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3

3.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变量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温度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实验原理】?

3.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2-3】把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两只联通的烧瓶,然后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把一只烧瓶浸泡在热水中,另一只浸泡在冰水中。观察混合气体颜色的变化。

3.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浸泡在热水中浸泡在冷水中现象移动方向结论颜色变浅颜色加深?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小结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吸热方向的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2.K只受温度影响,温度的改变肯定会导致K的改变:平衡正移,K值增大;平衡逆移,K值减小。3.K值变化,一定是温度的影响,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平衡发生移动,K不一定变化。微提醒

3.2v—t图像解释vt0t1t2v(正)v(逆)t3平衡1平衡2①t1时,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②t2时,升高温度,v(正)、v(逆)均瞬间增大。若ΔH0,v(正)(吸热方向)增加的更多。随后v(正)减小,v(逆)增大。③t3时,v(正)=v(逆),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2v—t图像解释vt0t1t2v(逆)v(正)t3平衡1平衡2①t1时,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②t2时,降低温度,v(正)、v(逆)均瞬间减小。若ΔH0,v(正)(吸热方向)减小的更多。随后v(逆)减小,v(正)增大。③t3时,v(正)=v(逆),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2v—t图像解释vt0t1t2v(逆)v(正)t3平衡1平衡2①t1时,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②t2时,升高温度,v(正)、v(逆)均瞬间增大。若ΔH0,v(逆)(吸热方向)增加的更多。随后v(逆)减小,v(正)增大。③t3时,v(正)=v(逆),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2v—t图像解释vt0t1t2v(正)v(逆)t3平衡1平衡2①t1时,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②t2时,降低温度,v(正)、v(逆)均瞬间减小。若ΔH0,v(逆)(吸热方向)减小的更多。随后v(正)减小,v(逆)增大。③t3时,v(正)=v(逆),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小结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升高温度趋势趋势总的来说:化学平衡的移动能削弱温度改变给可逆反应所带来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抵消。

1.在高温下,反应2HBr(g)?H2(g)+Br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课堂检测A、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Br(g)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2(g)AC

课堂检测2.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正反应放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将容器的温度升高,则V(正)_______V(逆)_____,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_,H2的转化率_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增大增大加深减小不变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4

4.1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4.1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ν′正=ν′逆ν′正=ν′逆

4.1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思考: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没有影响?工业生产往往使用催化剂,其目的是什么?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