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上科学 复习提纲.doc

发布:2019-03-26约1.67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16 页/ 共NUMPAGES16页 科学入门 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附:常用仪器 一、试管? ? ? 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 使用方法?: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原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防止液体溢出。 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原因: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原因: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 ? ? 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 ? ?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原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 ? ? 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 ? ? 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原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原因: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 ③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原因:以免损坏烧杯? ? ?? ? ? 四、玻璃棒? ? ? ? 主要用途?: 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 ? ? ? 使用方法?:①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原因:防止容器破裂。 ②用后要立即清洗;原因:防止污染所取药品。? ? ? ? 五、酒精灯? ? ? ? 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 ? ? 使用方法?: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②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③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④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⑤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⑥应用外焰加热。? ? ? ? ? ? 六、量筒? ? ? ? 主要用途?: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0.1mL,无零刻度)? ? ? 使用方法?:? 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三点一线);②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③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 八、胶头滴管? 主要用途?:①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 使用方法?: ①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不可反复挤压胶头;②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③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④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原因:? ①防止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试剂;②防止玷污滴管,污染试剂;③防止腐蚀胶头;④防止试剂相互污染;⑤以免放错,污染试剂。? ? ? ? 九、蒸发皿? ? ? 主要用途?: ①蒸发和浓缩结晶液体;②用作较大量固体的加热。? ? ? 使用方法?: ①可直接加热;②均匀加热,切勿骤冷;③加热结束,用坩埚钳夹持移开。④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 ?? 原因:①薄瓷质器皿能加热;②防止炸裂;③以免烫伤自己;④防止烫坏试验台。?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实验室发生意外时:①烧伤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②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的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③意外伤害严重,应立即报告老师 第三节科学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 1 \* GB3 ①有些时候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要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 2 \* GB3 ②科学观察有直接观察(凭感觉器官)和使用仪器观察。 = 3 \* GB3 ③对观察的结果要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数据记录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