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pdf
快乐读书吧指导方案
“十万个为什么”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主题,引导学生读
科普作品,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所著的《十万个为什么》,激发学
生对科普读物的阅读兴趣。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等部分组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运用课堂学过的方法,理解科普
作品中的科学术语,并且能和别人谈谈自己的看法。再用同样的方
法阅读其他的科普作品。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方法,并把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尝试用课上学过的方法理解文中出现的科学术语。
3.能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优秀科普作品,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
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苏联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
个为什么》。
2.搜集不同的科普作品资料。
3.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
水能带走脏东西?……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去读一读科
普作品吧!
二、读书有方法
1.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
同学们,拿到一本书,你是怎么读的呢?
预设:
生1:我一口气把书读完,不读完,饭都不想吃呢!
生2:我先看看哪里好看,先看好看的地方,再慢慢看完整本
书。
…………
2.小结:阅读也要讲究方法。今天老师先教大家如何认识一本
书。
3.认识封面。
(1)一本书的每个部分都能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信息。封面能告诉
我们什么呢?
①学生观察自己的书籍封面。
②课件出示不同书籍的封面。
③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预设:
生1:我从封面中知道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作家米·伊林。
(相机介绍作者,课件出示作者资料)
生2:我从封面中知道了这本书的书名是《十万个为什么》。
生3:我从封面知道了这本书的出版社。
生4:我从封面知道了这是一本科普读物。
…………
(2)小结:通过看封面,可以知道这本书的题目、作者、出版
社、译者等信息。
4.认识目录。
(1)你会看目录吗?目录有什么作用呢?
(2)出示书籍目录。
(3)交流。
(4)小结:目录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书籍的内容。目录可以让我
们快速检索喜欢看的内容。
三、欣赏片段,感受语言特色
1.介绍书本内容。
作者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对自来水龙
头、炉子、桌子、灶台、锅架、餐具柜、衣橱等,提出了看似简
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2.课件出示选段。(课文选段)
3.学生自由读,你喜欢这段文字吗?为什么?
预设:
生1:作者讲的都是科学知识,但是我一点也不感觉到枯燥。
生2:作者像在跟我们讲故事。
生3:作者的话一点也不深奥,不难懂,一看就明白了。
…………
4.小结:是啊,作者站在一个求知心旺盛的孩童的角度,把好
奇的眼光停留在居室内的几个角落:自来水龙头、炉子、桌子、灶
台、锅架、餐具柜、衣橱等。每日常用常见、平淡无奇的事物顿时
绽放异彩,引出一个个为什么:水为什么能灭火?我们为什么要喝
水?……擅长讲故事的米·伊林就这样以文学的手法来表达科学,
二者融为一体,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为我们送上精确的科学解释。
5.自由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
再次感受语言特色。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在阅读科普作品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不理解的科学技
术呢?如果有,你是怎么解决的呢?(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
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