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预习集合交并补讲义.doc

发布:2019-01-17约2.2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知识点】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 读作:“A并B” 即: A∪B={x|x∈A,或x∈B} Venn图表示: A∪B A B A ? ?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 记作:A∩B 读作:“A交B” 即: A∩B={x|∈A,且x∈B} 交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 A A B A(B) A B B A B A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CUA 即:CUA={x|x∈U且x∈A} 补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BA,A∩BB,A∩A=A,A∩=,A∩B=B∩A AA∪B,BA∪B,A∪A=A,A∪=A,A∪B=B∪A (CUA)∪A=U,(CUA)∩A= 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AB-1359x若x∈(A A B -1 3 5 9 x 若x∈(A∪B),则x∈A,或x∈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B,如右图所示: , , 【例2】设,,求: (1); (2). 解:. (1)又,∴; (2)又, 得. ∴ . 【例3】已知集合,,且,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 4 m xB A -2 4 m B A 4 m 在数轴上表示集合A与集合B,如右图所示: 由图形可知,. 点评:研究不等式所表示的集合问题,常常由集合之间的关系,得到各端点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是否含端点的问题. 【例4】已知全集,,,求,,, ,并比较它们的关系. 解:由,则. 由,则 由,, 则, . 由计算结果可以知道,, . 点评:可用Venn图研究与 ,在理解的基础记住此结论,有助于今后迅速解决一些集合问题. 【自主尝试】 1.设全集,集合,求,,. 2.设全集,求,,. 3.设全集,求,,. 【典型例题】 1.已知全集,A,B是U的两个子集,且满足,,求集合A,B. 2.设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3. 已知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已知全集若,求实数的值. 【课堂练习】 1.已知全集,则(   ) A     B    C     D  2.集合,则满足条件的实数的值为 (   ) A 1或0    B 1,0,或2    C 0,2或-2  D 1或2 3.若=     (   ) A    B    C     D  4.设集合       (    ) A   B   C   D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设集合则是 ( ) A B M C Z D 2.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  ) A          B    C         D  3.已知集合,则是     (  ) A M    B     C      D  4.若集合A,B,C满足,则A与C之间的关系一定是(   ) A AC    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