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安全总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安全总则
1.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是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进行。
2.实验室是大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必须严肃、认真。
3.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要熟悉和遵守实验安全总则。
4 .了解实验室水、电、气(煤气)总开关的地方,了解消防器材(消火栓、灭火器等)、紧急急救箱、紧急淋洗
器、洗眼装置等的位置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通道。
5.了解实验室的主要设施及布局,主要仪器设备以及通风实验柜的位置、开关和安全使用方法。
6.做化学实验期间必须穿实验服(过膝、长袖),戴防护镜或自己的近视眼
镜(包括戴隐形眼镜者)。长发(过衣领)必须扎短或藏于帽内,不准穿拖鞋。
7.严禁将任何灼热物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8.产生危险和难闻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9.取用化学试剂必须小心,在使用腐蚀性、有毒、易燃、易爆试剂(特别是有机试剂)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有关
安全说明。使用移液管取液时,必须用洗耳球。
10.一切废弃物必须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内。
11.使用玻璃仪器必须小心操作,以免打碎、划伤自己或他人。
12.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品、喝水、咀嚼口香糖。实验后,吃饭前,必须洗手。
13.实验后要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关好水、电、气开关和做好清洁卫生。实验室备有公用手套供学生使用。
14.一旦出现实验事故,如灼伤、化学试剂溅撒在皮肤上,应即时用药处理或立即用冷水冲洗,被污染的衣服要尽
快脱掉。
15.实验室所有的药品不得携带出室外。用剩的有毒药品要还给指导教师。
16.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不允许嬉闹、高声喧华,也不允许带耳机边听边做实验。
17.实验结束后,由指导老师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18.任何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皆可询问指导老师。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即时处理。
第一章着火、爆炸与电击
1.着火
着火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化合物合成实验室里容易发生的事故。例如:
① 化学药品中有许多可燃、自燃或助燃的物质而引起着火;
②加热操作不当引起着火;
③电器短路引起着火等。最危险的是那些在常温下易燃的物质。下面介绍一下有关化学实验中常接触的一些易燃物
质的有关知识。
1
1.1 化学易燃气体和液体
易燃气体:氢气、氨气、煤气、石油气、乙炔、乙烯、一氧化碳等。易燃液体:乙醚、二硫化碳、四氢呋喃、苯、
溴乙烷、汽油、酒精、醋酸乙酯(天那水)、醋酸丁酯(稀料)、丙酮、乙醛等。这些易燃物其所以危险,是因为
这些气体或低沸点液体在室温下的蒸气浓度很大,足以着火;燃烧速度快,有的因燃点很低(如乙醚、二硫化碳、
四氢呋喃等),能和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发生爆炸性燃烧。此外,有的易燃物本身有毒,有的燃烧时能分解产生
刺激性气体或剧毒气体,均威胁实验人员的安全。对于易燃物的性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它们:
(1)闪点:指该液体上的蒸气形成燃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闪点在22℃以下的是危险易燃物,在22~66℃范围内
的易燃物。例如,乙醚的闪点有-45℃;二硫化碳只有-30℃,是最危险的易燃物。
(2)燃点:该物质的蒸气自动着火的最低温度。
(3)爆炸极限:该物质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极限,又分下限(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此限不着火爆炸)和
上限(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此限亦不着火爆炸)。爆炸上下限相隔越大,说明该物质与空气混合,有一个很宽的爆
炸范围,危险性就越大。例如乙炔就是危险性很大的易燃物。因乙炔上限是100%,下限2.5%。常用易燃气体和
易燃液体的有关特性见表1-1、表1-2。
表1-1 常用易燃气体的名称及其特性表
名称 结构式或 比重 蒸气压 自燃 下限 上 临 临界 沸 备注
分子式 力(大 点℃ 限 界 压力 点℃
气压) 温 (大
度 气
℃ 压)
乙醛 CH3CHO 0.8 1.5 140 4.0 60 188 — 21 聚合
乙炔 CH≡CH 0.62 0.91 305 2.5 100 36 62 -84 溶于丙酮,高温分解。
氨 NH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