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学习资料范文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报告
篇一:基础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纤维素阳离子改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姓名:刘京
学号:0103070502
班级:食科0705
专业: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刘士荣
同组同学:罗洁,刘晨,杨天一
实验地点:江南大学化工楼 B513
实验时间:2009/6/23----2009/6/26
一.实验背景
纤维素中的羟基在水中能部分电离,使纤维素带负电荷,当用活性、直接等阴离子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时,由于染料与纤维素带相同电荷,存在一定的排斥力,这样染料不易与纤维素结合,为此,用这些染料对纤维素染色时,染料的利用率不高,这样不仅增加染料的消耗,还会加重环境污染.将纤维素接枝阳离子基团,使纤维素带正电荷,这样无疑能提高染料的上染率. 而且至今在这方面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资料显示,对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简称PECH-amine)的制备、特性及改性棉的上染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用此改性剂改性纤维素纤维,使染色废水中基本无盐、无染料的清洁染色成为可能。本实验即致力于探究纤维素阳离子改性剂对上染率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a) 了解阳离子改性剂的合成方法;
b) 了解阳离子改性剂与纤维素作用的原理及改性方法;
c) 了解纤维素织物的染色性能的测定方法;
d) 掌握电位滴定法测定叔胺含量的方法;
e) 掌握用分光光度法测织物的上染率.
f) 文献的查阅及实验原理的了解;
g) 基本操作的熟练性、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数据的可
信性;
h)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1. 用基准物碳酸钠来标定配制的HCl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NaCO3+2HCl=2NaCl+CO2+H2O
甲基橙变色范围 PH 3.1红色
3.1 PH 4.4橙色
PH 4.4黄色
2.总胺的测定:
胺与盐酸中和,是溶液PH值发生变化,用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做出PH(mv)~V图,求出滴定终点,即可计算出总胺的含量(mol/g)
3.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含量的测定:
在胺中加入酰基化试剂后,伯胺,仲胺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酰胺,叔胺不发生变化。用盐酸滴定,发生中和反应,即可测定出叔胺的含量(mol/g)
4.改性剂的合成
R3N+ClCH2CHH2
O
[R3NCH2CHH2]+
OHCl_X[R3NCH2CHH2]+OHCl_X+[R3NCH2CHH2]XO
_++Cell--OH+[R3NCH2CHH2]X3NCH2CHCH2Cell]X
OOH
5.叔胺转化率的测定(用两相逆滴定法测出其表面活性剂
的含量)
溴甲酚绿是阴离子染料,在碱性氯仿—异丙醇-水两相体系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样品,再加入过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此时水相中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溴甲酚绿染料。用阳离子标准溶液滴定时,水相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逐渐降低,达到终点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溴甲酚绿形成络合物,蓝色开始转移到油相中,此时油相和水相中蓝色相同。
6. 染色工艺
40min
50
50℃(取出)
45min ℃
入染* 加NaCO310g/L
*未改性织物入染时需加NaCl 20g/L.
7.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
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源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四.实验内容
1.叔胺含量的测定
(1)配制0.2mol/L盐酸(异丙醇—乙二醇 1:1)标准液溶液250ml。
(2)用基准物碳酸钠来标定配制的HCl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3)总胺的测定:
称取1.0~1.1g+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加50ml
异丙醇溶解,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均匀,在搅拌状
态下,滴加0.2mol/L的盐酸异丙醇—乙二醇标准
溶液,并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或电势mV值)
与HCl加入量(Vml)的关系,作pH(mV)~V图,求出
滴定终点,计算出总胺的含量(mol/g)。
(4)十二烷基二甲基胺含量的测定:
称取1.0~1.1g融化的+二烷基二甲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