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蔗凋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编制说明.doc

发布:2018-09-08约6.0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制说明 1 基本信息 1.1 标准草案名称 中文 甘蔗凋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英文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ibberella sacchari Summerell et Leslie sp.nov. 1.2 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致程度情况 等同 修改 非等效 标准号 无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1.3 任务来源 批准立项的文件名称和文件号 批准立项文件名为:“关于下达2009年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文件号:国认科函(2009)132号 计划编号 2009B329y 1.4 制(修)订情况 制订 1.5 起止时间 2009年8月31~2011 1.6 起草单位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7 起草人 刘跃庭 罗加凤 崔铁军 黄国明 廖芳 1.8 专业类别 植物检疫 1.9 标准体系表代码 1.10 调整情况 2 背景情况 2.1 目的、意义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禾本科单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 HYPERLINK /view/1671004.htm \t _blank 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 HYPERLINK /view/94042.htm \t _blank 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 HYPERLINK /view/3010.htm \t _blank 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 HYPERLINK /view/5399.htm \t _blank 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HYPERLINK /view/329558.htm \t _blank 水分,还含有对人体 HYPERLINK /view/1386.htm \t _blank 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 HYPERLINK /view/16.htm \t _blank 脂肪、蛋白质、 HYPERLINK /view/443207.htm \t _blank 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 HYPERLINK /view/4445232.htm \t _blank 亚热带地区。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其糖产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85%以上,在农业经济收入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近年来我国频繁从境外引种、蔗区间相互调种,外来有害生物随甘蔗种苗传入我国或在我国甘蔗产区传播蔓延的风险越来越大,对我国甘蔗生产造成潜在威胁,如甘蔗斐济病毒、甘蔗黄叶病毒等已经在我国大面积发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甘蔗凋萎病菌Gibberella sacchari Summerell et Leslie sp.nov.是甘蔗上的重要的病原真菌,其无性态为Fusarium sacchari (E.J.Butler) W.Gams。1913年,E.J.Butler和Hafiz Khan将从印度甘蔗中获得的真菌定名为Cephalosporium sacchari,目前研究表明Cephalosporium sacchari实际为Fusarium sacchari (E.J.Butler) W.Gams。因为E.J.Butler和Hafiz Khan在培养中大分生孢子很少产生,所以当时并未对大分生孢子进行描述。1925年,H.W. Wollenweber 和A.O.Reinking首次大分生孢子进行描述,并将产生大分生孢子的培养物定名为Fusarium neoceras Wollenweber Reinking。1971年,W.Gams认为Cephalosporium sacchari和Fusarium neoceras是同物异名。1982年,W. Gerlach和H.I.Nirenberg承认了Fusarium sacchari的命名。由于原来的模式标本已不可能在得到,2005年Leslie J.F等新建立了Gibberella sacchari的无形态的模式标本Fusarium sacchari。 甘蔗凋萎病菌是甘蔗上非常重要的真菌病害,对甘蔗的品质和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口岸上是进境甘蔗种苗重要的检疫项目。目前,世界上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等研究甚少,从目前的现实状况及我国甘蔗生产的长远发展来看,须加强口岸进境甘蔗种苗的甘蔗凋萎病菌的检疫力度。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甘蔗凋萎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鉴于甘蔗凋萎病菌传入我国的风险性,为阻断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急需解决主要进口甘蔗种苗中甘蔗凋萎病菌鉴定问题,特别是在口岸建立准确检疫鉴定甘蔗凋萎病菌的技术方法,对于我国在引进甘蔗种苗过程中做好检疫工作,以及对于口岸快速通关具有重大意义。 2.2 与国内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