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经验交流:让班级成为幸福的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主任经验交流:让班级成为幸福的家
精选范文:班主任经验交流:让班级成为幸福的家(共2篇)
班主任经验交流:让班级成为幸福的家
2009年,上海市少工委对本市550名小学和初中少先队员进行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孩子明确表示ldquo;幸福感觉一般rdquo;或ldquo;不幸福rdquo;。孩子们认为ldquo;最幸福的事rdquo;是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而ldquo;幸福感最低的事rdquo;则是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居。研究表明孩子长期被家长和教师ldquo;管束rdquo;,缺乏自主权,成为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无独有偶,2011年网易在网上就中国儿童幸福感作了问卷调查。问卷从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活动这四个方面对孩子们的幸福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令人震惊,与前两年进行的同类调查相比,孩子们的幸福感在急剧下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学习活动和校园生活。
这一调差报告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知道,孩子们一天中在校园里生活的时间最长,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们都感到郁郁寡欢。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幸福感的缺失是他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
医治这一症结的良方就是打造幸福班级。
什么是ldquo;幸福rdquo;?《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是这样解释的:ldquo;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rdquo;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拥有幸福的人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ldquo;教育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欢乐和幸福。rdquo;这也就是说真正的ldquo;以人为本rdquo;就应该让孩子们以生命的本真状态生活,享受学习成长的幸福。我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打造幸福班级,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寻找幸福,在活动中体验幸福,在和谐中创造幸福,在实践中传播幸福,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打造幸福班级呢?我的教育实践经历告诉我班科一体是最佳的途径。在我看来ldquo;班科一体rdquo;可以分为这样两部分:
二是以ldquo;班级教育小组rdquo;为载体进行班级管理。这样的班级管理是在集体民主讨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理性的决策与行动。它不仅要吸取任课老师的意见,还要听取家长与学生的意见。这样的班级管理更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和谐健康成长,
巧妙整合学科教育资源寓德育于学科活动中
我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呢?这都要归功我的那群古灵精怪的孩子们。
三年级以前班上还算是ldquo;清风徐来水波不兴rdquo;,比较平和而稳定。也不知是不是人大心大,到了三年级就一天也没安分过,每天,他们都能层出不穷地弄出新花样。不是在课堂上公然指责老师的错处,就是在班上ldquo;华山论剑rdquo;一比高下hellip;hellip;总之,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怕谁,弄得集体涣散,纪律松懈,学生抱怨,家长不满。
对此我是说一千道一万,天天像唐僧似的,但是效果甚微。我苦恼不已,真不明白原本听话的孩子们怎么了。就在我信心为零的时候,一件小事启发了我。这天中午,学生又来告状ldquo;赵老师,不好了,刘璐又和曹诗楠她们争起来。rdquo;我急冲冲的赶去正准备开腔说话,教室里的场面倒把我深深吸引了。教室里一片忙碌,两帮孩子们分站两边。文成化、范莹莉、朱心悦正站在中间了解情况,邓嘉莹、余柯等正在帮着安抚情绪激动的刘璐和曹诗楠。虽然,两帮孩子还是会不时的大声争上一番,但形势已经明显安定hellip;hellip;
这让我眼前一亮。是呀!平时总是自己评判一切,为何不让这群个个自我的古灵精怪当当ldquo;知心天使rdquo;,了解了解别人的想法和烦恼呢?这样不就能在他们心中一架ldquo;宽容、赏识他人rdquo;的绿色之桥吗!班级不就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幸福空间了吗?就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我的头脑中形成了。
我结合信息技术课中孩子们所学的网络交流知识,让孩子们建立班级ldquo;网上心里话工作室rdquo;,并由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立刻,他们就对心理辅导的方法,技巧等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并在大队长文成化的组织下列出了学习提纲,还给班级ldquo;网上心里话工作室rdquo;取了个好听的名字mdash;mdash;ldquo;心灵氧吧rdquo;。(班主任 )每天中午,文成化、董博文等班级小博士对孩子们进行专题讲座;每天下课时,这群小鬼怪们也会仔细了解同学之间的纠纷,进行现场实习hellip;hellip;经过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