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控制说课讲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红绿灯控制的设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 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项目四。红绿灯控制是单片机技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例子,学习红绿灯的设计主要包括I/O的操作、顺序控制、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和带参数延时函数编写。而以上红绿灯控制的内容,所以这部分知识既具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延展性,是后续学习的一个支点。
??2、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
?(1)知识目标 :
进一步学习单片机端口外围电路的搭建和控制(红绿灯),了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
?(2)能力目标 :
??学会红绿灯控制的程序编写,硬件电路设计与调试。
?(3)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这些目标的确立,充分尊重大纲要求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
??3、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
?(1) 重点 : 红绿灯编程实现。
?(2) 难点 : 红绿灯程序设计。
二、学生状况分析
??《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这门课一般是在中职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上的,而学生往往是初次接触《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这门专业课,学生从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上都有些不足。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虽然有直流电路的一些知识,但知识结构并不牢固,对于所学也是囫囵吞枣,如今又迎来了一个新内容,加上又有点抽象,不好理解。弄不好会让学生从此害怕学习这门课,所以如何上好这堂课,让这堂课变得浅显易懂,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1、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促成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中知识性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意义是不能给予的,只能靠主动发现。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唤起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2、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利用生活情景类比方法,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来帮助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习起来很轻松,并感觉到触类旁通的学习乐趣。这样不仅让学生十分清晰地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中电压、电流的变化,还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感悟。
??3、注重将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从而降低抽象知识的学习的难度,体现应用性。富有探索性的《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学习实践活动是发现电子技术控制背后意义的关键,亦是《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素养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如:操作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这些不仅让学生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 , 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观察演示实验、问题情景探究、学生讨论协作、生活情景类比、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来帮助学习。借助于演示实验,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利用生活情景类比来降低难度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对于教学重点的突显和教学难点突破 ,将采用借助于实验演示→问题产生→学生讨论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生知识迁移这样一个模式展开。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有理解上的困难时,后面用生活知识进行类比来促进理解,整个过程中老师始终以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时时体会着主动学习的快乐以及知识真正掌握理解时的兴奋。
五、教学程序
? (一)、导入新课
? 用照相机给学生拍摄课堂学习生活照片,用拍照时耀眼的闪光灯产生原因导入新课。
??复习衔接知识:电容器的结构、电容器的电容
??(1)板书课题:《红绿灯控制的设计》
??(2)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二)知识新授
??任务一、认识并搭建外围电路(第一节课实操演示教学)
认识电路(仿真演示)
如图1所示是除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电路外所需要搭建的外围电路,其中P1.0脚外接绿灯、P1.1脚外接黄灯、P1.2脚外接红灯。
图1 搭建的外围电路
搭建电路
仿真电路 实物连接电路
任务二、程序的设计思路、编写、编译与下载
1、单方向红绿灯设计思路
2、程序编写
步骤1: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名为led-4的文件夹。
步骤2:在led-4文件夹下,新建一个名为led-4的工程。
步骤3:在led-4工程中,新建一个名为led-4.c的文件。
步骤4:回到工程编辑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