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到MQ-.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美国无人机家族:从MQ-1到MQ-9
在1980年代,美国CIA对小型的安静的侦察用无人机感兴趣,因而委托从以色列移民的技术人员制作了一架UAV,这就是“MQ-1”的原型。到1994年初委托给了加州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s Systems),并以“GA Gnat 750 UAV”的名称来制造,在1995年夏天的巴尔干半岛纷争中投入试用。之后CIA把它转交空军,最后成为了MQ-1“捕食者”。
MQ-1“捕食者”
MQ-1“捕食者”从1995年开始装备,在阿富汗、波斯尼亚、伊拉克等地主要用于侦察任务。还可以装上2枚AGM114“地狱火”来用于对地攻击,MQ-1“捕食者”并不单指无人机,而是一整个系统的总称,即,4架装有各种传感器的无人机,一个无人机地面控制站(GCS=Ground Control Station ),一套卫星通信装置(PPSL=Predator Primary Satellite Link),此外为了维持24小时连续使用需要55名的成员。无人机可以分解成6部分装入箱子,GCS也是模块化构造,PPSL是包含直径6.1米天线的一套装备,这些可以装入包括C-130的大型运输机进行机动部署。
基本的操作人员为1架无人机配备1名飞行员,2名传感器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站利用数据链控制无人机。无人机头部装有飞行员使用的机首摄像机,备有白天用的电视摄像机、夜间用的红外线摄像机、能够穿越烟雾和云层识别目标的合成孔径雷达。另外还在机头下方安装有多光谱瞄准系统(MTS=Multi-spectral Targeting System),这个瞄准系统综合了电子光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激光瞄准、激光照射等功能,通过它可以引导AGM114“地狱火”正确的击中坦克等目标。无人机的使用基本是基地的地面控制站通过卫星通信装置(PPSL)来控制,但是据说也可以只在基地设立负责起降的小型地面控制站,而其他操作通过远隔千里外的遥控来进行。
MQ-1“捕食者”的一套系统的价格为4千万美元,包括4架无人机,地面控制站(GCS),卫星通信装置(PPSL)。美国空军在内华达州克里奇空军基地(Creech AFB)的第11、第15及第17侦查营总共装备了102架MQ-1“捕食者”。除美国以外还有意大利空军从2004年开始引进MQ-1,而英国空军从2006年开始引进。
MQ-1C“勇士(Warrior)”:
美国陆军对MQ-1进行改良延长航程的派生型MQ-1C“勇士”,正在委托通用原子能公司开发。MQ-1C加长了翼展,并换装Thielert的Centurion(百夫长)重油发动机,使用喷射燃料。改善了高空性能,可以在7600米空中续航约36小时,作战半径为400公里。加大了机头的整流罩,装有合成孔径雷达/地面移动目标指示装置(SAR-GMTI)的综合系统。对地攻击采用AGM114“地狱火”和GBU-44/B“蝰蛇”,总载弹量为400公斤。
美国陆军的“1”系统是由12架无人机,5个地面控制站,还有其他通信系统等构成,而“11”系统就是“1”系统的11倍,
即132架无人机和55个地面控制站等。美国陆军计划从2009年开始装备MQ-1C,总采购费用达10亿美元。
MQ-9“收割者 (Reaper)”
MQ-9和前身MQ-1相比算是大型化了,翼展为20米、全长11米、起飞重量为4.5吨。相对于MQ-1采用120马力的Rotax的4缸汽油发动机,MQ-9采用了霍尼韦尔的900轴马力的TPE331-10GD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以更快的到达目标地,还能携带1.7吨的武器。
MQ-9主要用于发现,攻击前线渗透的地面目标,即执行所谓的“猎人杀手”任务,另外还可以利用所装的各种传感器进行谍报、监视和侦察任务。
MQ-9系统和MQ-1系统相差不大,在地面控制站有1名飞行员和1名传感器操作员。加强了目标识别类的传感器,由红外线传感器、白天用的电视摄像机、夜间用识别增强型电视摄像机构成。利用激光指示测距(Rangefinder/Designator)系统引导武器正确地攻击目标。
MQ-9的主翼下方有6个武器挂架,可以装备4枚AGM-114“地狱火”和2枚GBU-12“宝石路Ⅱ”,总计1700公斤的弹药,可以在15000米高度飞行,以时速400公里飞行3700公里,另外还能续航15小时。
从2007年5月开始在内华达州克里奇空军基地的第42攻击营装备了10架MQ-9,2007年7月赴伊拉克的巴拉德空军基地(Balad Air Base)作战,同年10月开赴阿富汗,出击了数十次,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据说美空军已经订购了25架MQ-9,计划生产到2012年。
目 录
内容提要
写作提纲
正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