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修)试题.doc

发布:2016-12-25约7.3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提倡搞生物学的要学点辩证法,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承认 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C.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D.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3、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C.我在故我思 D.心外无物 4、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认为:地震是天灾,天命不可违!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代表的哲学派别根本对立的是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我思故我在  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5、“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这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 是否承认矛盾 6、2013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1周年。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7、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具体的物质形态,万事万物的总和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D. 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8、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 A.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B. 物质与意识分不开 C.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D. 现象与本质相统一 9、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视土地如生命,想方设法扩大耕地面积,为此不惜围湖开荒、毁林造田,付出了沉重代价。人们围湖开荒、毁林造田,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们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这说明 A. 规律是难以认识和利用的 B. 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C. 物质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D.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10、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是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2、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单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文字记录民生,让镜头聚焦民情,让电波传递民意,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基层和群众的优秀作品。这项活动充分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4、 2013年4月9日,清华大学宣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独立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重要物理现象,这是从中国的实验室里头第一次做出来并发表出来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由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