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土地估价师《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98年土地估价师《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一.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填入判断结果, 用√ 表示正确, 用×表示错误.。不答不得分,判断错误扣1分,本题总分最多扣至0分)1.土地价格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个别性。 (√)2.土地估价所评估出的地价是该地产某一时点的价格。 (√)3.土地与一般商品均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因而土地估价的原理与方法和商品价格评估的原理与方法基本相同。 (×)4.土地估价要充分了解评估对象的各种权利状况,同样一宗地产,权利不同,其评估价格可能相差很大。 (√)5.区位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6.权重是指评价因素对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 (√)7.城镇土地定级中,商服繁华影响度是指某一区域的商服繁华程度。 (×)8.土地使用者从土地上取得的收益称为地租。 (×)9.综合还原率是求取土地及其建筑物合为一体的价格所使用的还原率。 (√)10.成本逼近法一般适用于有收益的商业物业的评估。 (×)11.剩余法除适用于土地估价外,也可用来估测具体开发项目的预期利润。 (√)12.剩余法估价中,假设之一是预期的房地产租金或房地产价格随市场变化而变化。(×)13.成本逼近法的一般公式为: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 (×)14.路线价估价法适用于城市商业繁华区域土地估价。 (√)15.一条街道只能设一个路线价。 (×)16.重置成本是指采用当前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等,重新建造与原有建筑物功能效果相等的新建筑物所需的成本。 (√)17.建筑物的重置价是决定建筑物价格的最基本因素。 (√)18.土地不同于一般商品,在不同的阶段满足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价格。 (√)19.宗地估价报告中,估价期日主要说明估价工作的起止日期。 (×)20.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对一般比较法变形后的一种估价方法。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请在括号内填入最恰当的内容)1.土地价格是土地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2.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可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3.建筑地段地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垄断地租)占有显著的优势。4.土地定级单元的划分方法有主要因素分值重叠法,主要因素判定法,网格法,(均质地域法)和街坊法。5.商服繁华度对土地定级的影响随距离增加而递减,递减遵从(指数)衰减规律。6.土地收益可以分为(实际收益)和客观收益。7.在市场比例法中,交易案例资料与待估土地必须具有相关性和(替代性)。8.在市场比较法中,比较过程交易案例最低不能少于( 3 )个。9.剩余法评估中,确定评估对象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主要受(城市规划)的限制。10.成本法的估价结果还应依所评估宗地的区域内位置和宗地条件进行(区位)修正。11.路线价是指临街多宗地的(平均价)。12.路线价估价法中,标准深度的连接线称为(里地线)。13.估价中建筑物的折旧应从物理,经济和(功能)三方面考虑。14.建筑物估价所采用的赖用年限应为建筑物的(经济)赖用年限。15.地价体系的构成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土地管理)政策直接相关。16.基准地价是分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1.宗地地价评估中,利用替代原理的估价方法有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18.土地估价报告按内容不同,分为土地估价(结果)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1.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国家对协议出让土地采取(最低限价)的政策。.基准地价相对应的土地条件,是指土地级别或(均质地域)内同类用途土地的一般条件。三.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的( B )高低。A. 价值B. 地租C. 成本D. 劳动产品2.预期收益原则可以在( D )估价方法中得以应用。A. 剩余法B. 市场比较法C. 成本法和剩余法D. 剩余法和收益还原法3.在城市规划中,对地价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 B )。A. 地形,朝向,地质条件B. 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密度C. 绿化,环境质量D. 建筑高度,建筑结构4.根据地租理论,最劣等级的土地( C )。A. 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B. 无级差地租和绝对地C. 无级差地租,有绝对地租D. 有级差地租,无绝对地租5.新古典主义地租模型的代表阿兰索将空间作为地租问题的一个核心考虑,引进( C )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城市地租的计算问题。A. 同好曲面B. 买价曲线C. 区位平衡D. 非完善市场
6.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对( D )因素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