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编稿老师一校二校审核.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编稿老师
一校
二校
审核
1:空气的成分
一.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和回顾以前所学,能说出空气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认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问题引领,理解和掌握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思路和方法,进而明确混合物成分含量测定的一般思路;
通过阅读空气的发现史,感受科学家严谨求实、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通过对空气污染视频或者图片展示,让学生感悟保护空气资源的急迫感,树立责任意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理解和掌握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难点: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领以及误差分析等。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用2分钟阅读课本P26“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讨论交流】
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当密闭容器中将汞连续加热12天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3)实验中提到: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又是通过什么现象得知的呢?
加热4)已知拉瓦锡加热至12天时,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如下:
加热
汞+氧气 氧化汞(红色固体粉末)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红色粉末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即可得到汞(Hg)和氧气(O2)。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拉瓦锡所做实验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注意对红磷在燃烧前、中、后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描述)
①燃烧前:
②燃烧时:
③熄灭后,冷却打开弹簧夹:
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后压强变小,冷却后,大气压强把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
【讨论交流】仔细分析下列几种情况:①红磷的量不足;②燃烧匙插入太慢,塞紧瓶塞前空气受热逸出;③装置漏气,红磷燃烧时空气受热逸出集气瓶;④装置漏气,冷却时空气进入集气瓶;⑤燃烧前未将弹簧夹关闭,导致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⑥未等完全冷却就观察;⑦容器内有没反应完的氧气;⑧导管里未事先装满水;⑨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试回答:
⑴可能导致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体积的1/5的原因有___________ ;
⑵可能导致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体积的1/5的原因有___________ 。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相似的装置:
4、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______,其次是______。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为:______78%,______21%,____________0.94%,二氧化碳_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_ 。
【练习一】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
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电后红磷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由于瓶内氧气被消耗,故红磷会慢慢熄灭。装置冷却后,松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氧气被消耗,因此瓶内压强比外界压强小,水会沿导管进入瓶内,最终进入瓶内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也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答案】(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最后慢慢熄灭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试着判断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海水、冰、冰水混合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纯净物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纯净物。研究任何物质性质,都必须取纯净物,因为杂质会掩盖物质本身一些性质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
人落入水中很容易溺水身亡,是因为人在水中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