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提纲of××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五年实施方案2014-2018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五年实施方案
(2014-2018年)
编制单位名称
年 月
批 准:
核 定:
审 查:
校 核:
编 写:
主要参与人员:
《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五年实施方案
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提纲
1 综述
1.1 背景
1.2 工程范围和目标任务
1.3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
1.4 保障措施
2 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
2.1.4 地质与水文地质
2.1.5 自然植被
2.1.6 自然灾害
重点说明旱涝灾害等情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包括国土面积、总人口、农村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县级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等。
2.3 农业生产现状
从土地资源、灌溉情况、水资源、劳动力、气候等方面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说明农业生产现状。
2.4 水土资源状况
全县水土资源总量,水土资源可利用量,开发利用程度,重点说明存在问题和对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
3 工程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
分工程类型阐述规划区工程数量、完好程度、分布情况、水浇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与运行管理状况等;以及人均水浇地面积、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人均蓄水容积、亩均蓄水容积等;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及运行情况;水源工程运行状况;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等技术能力状况等。
概述”五小水利”工程在改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尤其是在应对干旱过程中,现有工程发挥作用和效益情况。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概述目前“五小水利”工程在建设、管理和运行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从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干旱缺水地区基本生活、生产条件,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阐述”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3.4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从工作组织、资金筹措、筹资投劳、管护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建设的可行性。
4 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4.1 指导思想
4.2 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群众为主。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筹资投劳。引导和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委会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方式,负责本区域内“自选、自建、自管、自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申报、建设实施、建后管护等具体工作。
坚持以小塘坝、小泵站、小渠道、小水池、小水窖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小型农田水利小型农田水利小型农田水利小型农田水利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行项目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确定;村内单项工程由所在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委会为主建设;跨村、跨乡工程,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以及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的程序,分村落实建设任务。
跨村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分级负担原则,采取多种办法筹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奖补资金。加快落实《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条例》有关规定,县人民政府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政府要规范“以奖代补”程序,制定奖补办法,明确资金投向、补助标准和实施主体,提高奖补工作透明度,实行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先建后补,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委会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区耕地灌溉率丘陵地区不低于85%,山区不低于80%,在一般干旱年实现项目区人均新增0.1亩有效灌面或浇灌面积,使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3.5 灌溉渠道及的级别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小按表.1.1-1确定。水闸、渡槽、倒虹吸、涵洞、隧洞、跌水与陡坡等灌排建筑物的级别根据过水流量的大小按表.1.1-2确定。表.1.1-1
工程级别 1 2 3 4 5 灌溉流量(m3/s) 300 300~100 100~20 20~5 5 水流量(m3/s) 500 500~200 200~50 50~10 10 灌排建筑物分级指标
表.1.1-2
工程级别 1 2 3 4 5 过水流量(m3/s) 300 300~100 100~20 20~5 5 (GB50288-99),渠道及渠系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各乡镇内一般利用天然河、溪、沟排水,田间排水干、支沟排水流量一般小于10m3/s, 排水沟道按5级建筑物设计。
4.1.2排水标准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