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摘 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必须要重视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这样才能推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可以有效推进农田水田建设的进步。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新形势下对农田水利的加强建设,其目的是加大农产品的供给和给国家的粮食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我国的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农业生产能力,给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要尊重民生意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民办公助。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设规划考虑因素不足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事物繁杂,涉及部门居多,要完成一项工程需要水利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农业局等多个部门进行全力协调,统筹规划,可是工程在实际规划阶段往往就缺乏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各顾各的,没有统筹性,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后并未见成效,项目审批也不严禁,导致许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不尽合理,设计不符合实际,过于随意发挥,基础数据缺乏,不科学,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和有限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工程建成后反而出现了搁置不用或水害严重的问题。 2、工程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合理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组成分为三部分:国家投资(中央财政补助),地方投资(地方财政投入)、自筹资金(收益农民投劳折资)。虽然这些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国家投资的比重在整个项目投资当中显得微乎其微,整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主体投资争议、责权分工不明朗的现象在很多的地方比较突出,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不仅资金浪费,能源浪费,给当地百姓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使得政府的信誉度明显下降。尽管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进行了很多次修改,但毛病仍然很多,执行者在投入方面大做文章,使得资金使用不合理,避重就轻,资金的使用没有发挥最大益处,特别是为了把工程落实下去,基本上不考虑自筹资金的到位与否,忽略后续工程,造成诸多工程变为半拉子工程,难以发挥效益。给提高群众积极性带来很大阻碍。 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老旧,管理养护存在诸多缺陷 一直以来,国家就已经把水利建设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来抓,但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水利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加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又处在农村,经济最薄弱的一级,政府投入力度不足,设施陈旧,水利工程超负荷运转,加之管理养护工作跟不上,使得大部分工程都出于失修、功能退化现象。同时人们思想跟不上去,集体利益意识缺乏。当然,这些年国家也每年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在水利建设上,使水利建设工程有所改观。 2、行政执法工作经验不足 尽管“水法宣传日”,“世界水日”等水法宣传工作每年都有一定日期进行活动,但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足,大多数人一遇到水利纠纷问题就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和法规的条条框框解决问题使得执法人员存在一定的误区,人们在水利问题上不像土地或房建等其他事物,一旦出现水利违法行为就只用单一的罚单问题解决,没有真正保障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没有从根本上防止水害事件的发生。作为基层水利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普法能力,宣传水法知识,让群众知法、守法。 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改善策略 1、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使得我国是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的一度匮乏,使得我国农业灌溉面临严重的问题。工程建设的盲目性,水资源的缺乏,特别是近几年,每年雨水分布不均,造成许多地方旱的旱,涝的涝,针对旱涝灾情,政府应通过对整治灾情来提高农民群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信任度和积极性,为群众解决根本问题的同时,也能增加农民群众的水患意识。农民投劳问题有待解决,因为农民投资这个问题是整个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落实环节,投劳资金不到位,建设再多的工程也是无益处的,工程建后不能投入使用,这个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人的因素是最难掌握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关键所在。其次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很少,去掉中间环节投入的其他费用,真正用于工程建设的投资几乎没有,进而影响到水利配套设施不健全。所以,国家要统一规划设计,部门之间要分工明确,解决过去管理混杂,多头多角的现象,集中资金投入,真正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2、培养高素质水利管理人才 不管那一项工作都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精心管理,这一项工作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益,水利工程也是如此,而且水利工程的管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