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崔国栋.ppt

发布:2017-07-25约3.1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梅河口市第三中学 崔国栋 目 录 作 品 的 名 称 作 品 的 内 容 作品最出色的地方 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zzzzzzzzz 作品的内容 zzzzzzzzz 教学实施计划 zzzzzzzzz 探究型教学设计 zzzzzzzzz 学生活动评价表 zzzzzzzzz 教学流程图 情 境 任 务 成 果 过 程 资 源 评 估 1 观看、欣赏; 2 每一小组展示结束后,提出相对应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发言;(通过“老歌新唱”活动,在对历史歌曲的再创作和表演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并产生对“老歌”所传递的情感的认同和共鸣,以陶冶情操。) 3 评出优胜组(后附“评价表”),给优胜组进行口头表扬、鼓励。 教学管理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以及在小组中合作协调的能力,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 通过收集、视听、演唱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从一个新的视角去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重大事件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各类资料中捕捉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生技能要求 Powerpoint演示文稿 软件环境 VCD、光盘 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 教师机1台 技术设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环境 30人 学生人数 多媒体教室 上课地点 2011年11月3日 第六节 上课时间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单元课程名称 具体内容 教学单元实施前的准备 事件1 :学生创作的歌曲不知其历史背景怎么办? 解决: 同学们谁知道这首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如果都不知道,这道题留作课后作业,同学们回去之后查一下资料,下节课我们解决。 事件2: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解决:可让各组派出代表表演。 事件3:各小组汇报时顺序混乱怎么办? 解决:让每个小组组长编排本组组员表演顺序。 课前准备: 1 以自愿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特长和家庭背景等将其分成3个学习小组,每组10人,共同参与,分工合作。 2 帮助各组学生确定收集和学唱歌曲的主题,选择展示方式,查找相关资料。根据不同的展示方式,各组准备音乐磁带、光盘、VCD和多媒体课件。 3 各组广泛阅读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学作品),确定一支熟悉且适合的老歌,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填写新词,并排演自创歌曲。 4 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评价标准和评价表。可邀请语文、音乐老师参加评判。 通知学生上课时间、地点 检查计算机、VCD等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提前一天与多媒体教室负责教师联系 教学实施准备 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适用年级 八、九年级   所属学科 历史 情境 |任务 | 过程  成果 | 资源 | 评估  情境: 用多媒体出示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图片,一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是同一些歌曲联系在一起。正所谓岁月如歌、时代如歌、历史如歌。20世纪的历史歌曲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历程,融入了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血液,它激荡着人们的深情,激励着民族的斗志。 今天,我们用音乐回顾历史,让历史与歌声在时空中交织,让我们在歌声中展开翅膀飞回从前,去触摸历史的脉搏。 学习任务: 通过收集、视听、演唱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达到: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同学们心中产生昨天与今天沟通的共鸣,陶冶情操。 通过“老歌新唱”活动,在对历史歌曲的再创作和表演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并产生对“老歌”所传递的情感的认同和共鸣,以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欣赏图片) 师:一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是同一些歌曲联系在一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调查采访家里的长辈、学唱老歌,收集历史歌曲、添写新歌词等活动,现在,各组将围绕主题展示其研究的成果。 活动体验,小组展示 主题一 抗日歌曲,血海深仇 第一小组同学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师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作为背景播放。) 教师认真欣赏、观看,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提出“今天重唱抗日歌曲有什么意义?”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抗日战争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日本国内仍有极少数右翼分子对这段侵华罪恶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