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常识二汉字的结构及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识(二)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六书
一、“六书”理论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 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只有前四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后两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
1、象形???????
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 画出来创造汉字。
描画轮廓的:日、月、鸟、鱼
描画具有特征部分的:牛、羊
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 法。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
3、会意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会意 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其意义的造字法。
步、逐、鬥、莫、牧
4、形声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造字,意 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杞、问、物、江、裏
5、转注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考,老也。”又:“老,考也。”
6、假借
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我、而、其
二、形声字的结构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结构
形声字的六种形体结构:左形右声——江棋诂超(基本结构)
左声右形——攻期胡邵
上形下声——空箕罟苕
上声下形——汞基辜照
内形外声——辩哀问闽
内声外形——阁國固裏
特殊结构:勝、徒、寳
2、汉字的部首
部首就是意符,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 部首是就它统领的字而言的。
许慎最早提出部首的概念,他的《说文 解字》用了540个偏旁作部首。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 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今草、狂草)——行书(行楷、行草)
甲骨文:上古时期的古人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金 文:古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 书: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创造的笔画圆转的汉字形体。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篆书的特点:笔画圆转,字形 内聚包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象形的意味,但符号性是大大地增强了。
隶 书: 两汉时期通行的标准的汉字形体即为隶书。其特点是笔画方折,字形成“八”字分散,毛笔的运笔痕迹比较明显,而前几乎完全丧失了原始汉字的图画性。隶变的意义: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 称为“隶变”,也叫“隶定”、“隶 古定”等。隶变之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隶变之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它把小篆圆转的曲线变成了方折的笔画,使 汉字的形体变得平直方正,并大量改造与简化汉字的形体,从此,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了。
?
文选讲解:
????????????????????????????????????
巫山、巫峡
词汇方面:需要注意的词义:
1、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居治:政府机关所在地。
2、巴人讼于孟凃之所
讼:诉讼。
3、其衣有血者执之。
执:逮捕。
4、天帝之季女,名曰 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
未行:指未嫁。?? 封:埋葬。????? 阳: 山的南面。
5、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早上。???????
6、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略无:一点也没有。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引:“属音引调”的意思。古时指人的歌唱,在此形容猿啸,是一种 拟人写法。
语法方面:虚词用法举例:
1、神孟凃所处。
??? 所:辅助性的代词,这里指“……的地方”。
2、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盖:句首语气词,表示揣测。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
修辞方面: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除非。?? 亭午:正午。??夜 分:半夜。????? 曦:日光。
这一句属于“并提”的修辞手法,即把本来应该分成两句说的并在一句 里面来表述,可译成“除非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翻译时要分开来翻译。?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 一、“六书”分别是怎么创造汉字的?
二、篆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隶书在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上有什 么重要的意义?
四、熟记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及所举例字各是什麽。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 恒故也!
2、其衣有血者执之。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