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怎样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更好地实现三个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实现三个发展:a、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b、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c、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9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二、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第三、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第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第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七、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第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即政治、环境、体制、组织四大保证)(1)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政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环境保证)【此小题可这样考:怎样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杭州2009年公选副局级笔试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A、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B、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