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ppt

发布:2017-09-29约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严智雄) 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十七大第一次完整、系统、科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地位、提出的依据、内涵和基本要求,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等主要内容,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发展及人类发展观的演变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和精神实质 一、发展及人类发展观的演变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要回答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问题) 经济增长论 有代表性的: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等人的大推进平衡增长理论 缪尔达尔的经济发展理论 库滋涅茨的经济发展理论 艾伯特·O·赫希曼提出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基本观点: 发展等于增长。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 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作用和局限)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的新的发展理论 1、增长极限论 其中心论点是,受力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70年代人口增长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需要粮食生产增长、投资增长,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承星球的初) 2、循环经济的发展观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 “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 , 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过程,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能以尽 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综合发展观 综合发展观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 的协调发展,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 主要观点: 经济自由是发展的核心。经济自由 包括政治自由、公民权利、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和 安全性。 5、可持续发展观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 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 (sustained,sustainable)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 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 发展”。 启示: 人类的发展观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人类发展观的演变,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演变趋势是越来越体现社会、人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 我国新时期发展观的确立,既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学习人类的共有文明成果。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 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摘自十七大报告 全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站在发展的、时代的、人民 至上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一)从基本国情看: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摘自十七大报告 国情的“变”,要求我们从发展的新要求出发,与时俱进,完 善发展思路; “两个不变”,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 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摘自十七大报告 (二)从我国的发展实践看: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继续发展面临许多新课题 新矛盾,全党只有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