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产学研合作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模式探讨——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pdf

发布:2017-07-25约1.03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5卷 第 3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_35 NO.3 2012年 O3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Mar.2O12 产学研合作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模式探讨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郑 化 殷以华 刘 霞 (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强化能力培养,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产学研合 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高等药学教育体系,证明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是造就优秀药学应用型卓越工 程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卓越工程师;药学实用性人才 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2)03--0111一O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 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毕业生增多与就业率下降的 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 矛盾日益突出。 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 21世纪以来,国际药学教育已逐渐向培养药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通用型人才”转变,更加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 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该计划对高等教育 的教育。新进人员进入用人单位后,一般还要经过 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 一 定时间的再培训才能胜任特定岗位,尤其是将新 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 录用员工安排轮岗实习。由此可见,毕业生不再仅 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 仅是专业素养上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已经是综合素 质的竞争。这种趋势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养目 一 、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 标要更加着眼于促进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因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为祖国 此,药学教育也要适应社会需求,改革药学人才培养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 模式,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从研究型向应用型转 巨大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英才教育到大众教 变,探索药学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使之适应不断发 育的转变,我国高等药学教育也呈现大众化加速发 展的医药卫生市场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的趋势。其中突出表现在药学院校增多,招生规 二、药学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模迅速扩大。截至2006年底,设置药学类、制药工 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72所,是1978年(41所)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 1O.98倍,是1999年(96所)的4.92倍,其中本科院 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 校269所_2]。但随着我国医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 力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 入、执业药师制度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推行以及 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 药学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我国现有的药学教育体系, 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 从形式与内容上看多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已经不能 合国力。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 收稿日期:2012一O1—10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项目(2009091) 第一作者简介:郑化(1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