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护理教育课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学原则 课程载体的变化 第二节 护理学的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的概念 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基本结构 编制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原则 学分制与学年制 课程计划(instructional program):又称教学计 划或课程方案,是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是对 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与 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是学校教育、 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教 学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计划的概念 二、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基本结构 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基本结构包括:指导 思想、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目标要求、修业 年限和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及主要教学形式、学 时(学分)分配、时序安排及各种主要教学活动、 总学时(学分)数、每学期学时(学分)数和 周学时等。 1.指导思想 制订课程计划的依据 设置本专业的目的和意义 本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 2.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是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是检验护理学专业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 主要指标 3.修业年限 (或称学制)及学位授予 规定学生的入学程度 写明修业的年限 说明达到的学历规格 授予的学位类型 4.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根据培养要求所确定的本专业所具备的 专业理论和技能体系 主干课程: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知识和能力结构 必须开设的有关课程 5.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而 规定的课程门类 (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课 程名称和学时分配,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 学生在校学习的总的时间安排和学年、学期、每 周学时安排,以及学年、学期的划分 各种主要教学活动项目的安排和时间的确定 6.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 需要考试或考查的课程及按学期的大致比例和 时间安排 毕业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等。 7.成绩考核 8.教学进程表 教学进程表:是将开设的课程根据教学的总体安 排和时间分配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设计,形成合理 的课程结构。 开设课程的类型、门数、具体科目的时间安排 每门课程在教学周期内的位置和开设的先后顺序 总学时数和周学时数 考试、考查课的安排等 (九)其他说明 补充和完善 注明标题 注明课程计划类型,讨论稿、试行稿、修改稿 说明使用的起止时间 注明制定的单位和完成的时间等 培养目标是制定课程计划的依据,课程体系是课程计划的核心,各门课程学时分配和各教学环节安排是课程计划的表现形式。 三、编制护理学教学计划的原则 必须符合教育方针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 合理分配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 课程计划必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和一定灵活性 四、学年制与学分制 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是按学年或学 期安排固定的课程进度组织教学,学生读满规定的 学年、规定的科目和学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 定标准、方可毕业并获得证书的一种课程与教学管 理制度。 (一)学年制 学年制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 (一)学年制 具有较严的课程规划 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具体的 规章制度 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和保证教学质量 我国实行学年制己有几十年的历史,积累了 不少经验 优点 (一)学年制 缺点 统一要求,缺乏灵活性 学年制是以年为单位处理学籍,所以学生中 允许升级的,重修课难以安排 应当留级的,已及格的课程还要重修 跳级者,需跨越整整一年 (二) 学分制 学分:是成功完成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 的单位,以修满所规定的最低学分数作为学生获 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一种弹性课程管理制度 平均学分绩点(GPA) 某门课程的学分绩点=该课程的学分X该课程的 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X课程绩点)/∑课程 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反映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 是衡量学生学习的总体平均成绩的一个指标。 (二) 学分制 优点 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利于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 学分制 缺点 教学的分散性,管理难度大 选课的盲目性,影响学生知识的系统性 单纯追求学分数量 第三节 护理学的课程标准与教材 护理学的课程标准 护理学教材 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