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实验动物学绪论课件.ppt

发布:2019-05-27约1.6万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LATG 01: Personnel Management (2007) LATG 02: Facility Management (2007) LATG 03: Facility Security and Disaster Planning (2007) LATG 04: Regulations (2007) LATG 05: Health Surveillance and Quality Assurance (2007) LATG 06: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2007) LATG 07: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2007) LATG 08: Molecular Biology (2007) LATG 09: Immunology (2007) LATG 10: Genetic Engineering (2007) LATG 11: Gnotobiotics (2007) LATG 12: Agents of Infectious Disease (2007) LATG 13: Common Diseases of Laboratory Animals (2007) LATG 14: Diagnostic Techniques (2007) LATG 15: Pharmacology (2007) LATG 16: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07) LATG 17: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Data Handling (2007) 人员管理 设施安全预案 职业健康 美国实验动物技能基础培训-AALAS SLAC-Peter HSU-2007 存在的问题 地域发展不平衡,部门或系统之间的差距明显 沿海城市快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高于不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已成为国内实验动物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行业来看,卫生、教育、科技、制药系统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占全国的70%以上,实验设施的整体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 实验动物新资源的匮乏 全球共有近万个实验动物品系,中国只占其中的5%。尤其是近几年,如SARS和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凸现出相关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的严重匮乏 人员整体水平和再教育程度不一 发达城市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尤其是上海已基本形成从业人员再教育体系(专业培训、管理培训、技术工人培训、上岗证书培训等),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高级专业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和有特殊专长的动物实验人员奇缺 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尚不完善 如知识产权的保护、资源的国际、国内间的共享利用尚没有制定相关的法规,实验动物的标准有些尚难在实际中真正得到应用,一些标准(垫料、运输、饮水、笼器具等)尚未制定; 各级管理部门或主管单位对实验动物的重视程度不一 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型医药企业、独资或外资企业、卫生系统相对较好; 实验动物生产的市场化和动物实验设施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仍较低 国内目前除少部分市场化运作的生产单位外,大部分单位还是自繁自用、小而全的小作坊模式,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措施和发展重点 实验动物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畜(禽)、水生和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研究。 模式动物和动物替代研究 基因工程动物的开发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发 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肿瘤、营养性疾病、人兽共患疾病等动物模型的研发 疾病动物模型的鉴定标准和评价体系 重大疾病的数字化动物模型库,并开展比较医学研究 实验动物支撑条件的建设 实验动物遗传、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国际标准化,以及快速准确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技术研究和商业化供应 饲料和垫料的生产、供应及其质量监控技术 笼、器具和专用动物实验设备的研制生产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分类、分级考核 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动物实验的发展趋势 动物伦理和动物保护观念将进一步提升 1865年出版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中指出:“人类是否有权力对动物进行实验和活体解剖呢?我认为人类完全且绝对拥有这一权力。”这一人本主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法国于2002年颁布的《动物实验伦理宪章》规定:动物是具备敏感性和情感认知能力的生命,实验人员有义务保证其健康和安全不会受到无意义的损害。 继续寻求抵制者与力挺者之间的平衡点 即更好地遵循“3Rs”原则。首选是用非生命测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