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pdf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
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
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这四个领域中【造
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
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
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
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
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
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
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
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
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
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
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
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
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
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
为我
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7
/1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
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
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
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
兴趣和能力”。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
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
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下进行。要关注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
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
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设计的,欲对学生个性
的形成发展与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个性化指导及学生在美术学习中
的
个性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课堂评价和课后作
业评
价为主,从观念上鼓励学生追求个性化,在方法上引导学生运用
多样化、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态度与评估方法上,
17/2
充分考虑其个性基础上所形成的差异,通过营造个性化的美术学
习气氛,加强有效指导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其
美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并验证其普遍意义上的效果。
1、调查学生美术知识水平、表现方法及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2、研究现阶段美术教师的主要评价方法及标准,并作分析,定出
较适合小学生的标准及方法;
3、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在实践中形成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及作业评价),让孩子对这些评价感兴趣,并尽量参与进
来,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多种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从课堂评价与作业评价入手,通过美术教学的个性化评价,让
孩子学会正确评价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的审美能力和主动性,
增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信心、学习能力乃
至于其他方面能力得到发挥增强,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从教师作业批改入手,让批改作业不仅仅是单一的“优”、
“良”、“及格”,还有孩子们从中可以获取的更多内容。教师会逐
步更新旧有的学生观、教学观及其学习观,加深对学生个性心理、教
育学、美术教学模式及美术本体的认识,并改进教学,开发改善教学
因素,掌握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达到更佳的教学成效。
3、通过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