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经济线索”专题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史“经济线索”专题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6·衡阳二模)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
解析:选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
2.(2016·龙岩一模)创立于1600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获得皇家给予的贸易特权。19世纪初,英国却逐渐取消了其贸易垄断权,并于1858年解散了该公司。这表明( )
A.资本主义国家商业竞争日益加剧
B.东印度公司完成了独占印度的使命
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经济政策转变
D.英国代议制发生了变革
解析:选C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为适应早期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出现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注重商业竞争,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资本占据主导,对外市场和原料需求成为重点,所以英国政府改变了原来的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
3.(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有学者指出,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材料表明托拉斯( )
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解析:选A 垄断组织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而托拉斯是一种垄断组织,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相符,故A项正确。
4.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
A.国家干预经济机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欧洲一体化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新的经济结构主要解决欧洲内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因此,其与国家干预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无关,故A、B、C三项错误;二战后,西欧国家开始思考走向联合来解决其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故D项正确。
5.西方专家和技工的数量超过2万人,其中美国人约翰·考尔德担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总工程师,因贡献突出被授予列宁勋章,甚至还有外籍技术人员还获得了党员称号,这种现象发生在苏俄(联)( )
A.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 D.二战后经济改革时期
解析:选C 苏俄三年战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会允许外籍工程师在工厂任职,故A项错误;斯大林格勒是在1925年命名,是国民经济恢复结束时期,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可知是在斯大林推行“斯大林模式”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故C项正确;二战后美苏实行冷战,不会出现西方专家大量在苏联任职并受到奖励的现象,故D项错误。
6.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选A 图1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体现,图2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反映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错误;苏联正在建立工业化,而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实行的,故两国没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故C项错误;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0分)
7.危机会对国家和民族带来冲击,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是对人类政治智慧的考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