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方案报告.pdf

发布:2024-10-05约3.4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方案报告--第1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报告

一、学情分析目的

课前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如分数

的意义、分数单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了解,老

师基本知道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能知什么,为教学新知打下基础,从而做到

以生为本,因人施教。

二、学情分析内容

1.教学主题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同

分母分数加减法》。

(1)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分吃圆形大饼)为素材,引出两个问题,分

别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

(2)结合直观图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的算理后自主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

(3)通过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五年级3班学生。

(1)学生已知: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以及在之前学过的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2)学生未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归纳概括计算方法。

(3)学生能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

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

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

习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分析: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借助

直观图计算出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4.教学难点分析:在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沟通

整数、小数加、减法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从而理解相同分数单位的分数“才

能直接相加、减”这一教学难点。

三、教学环境分析

教室有电脑、希沃白板、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方案报告--第1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方案报告--第2页

四、学情分析工具应用与方法

(一)学情分析工具:WPS文档、微信、问卷网。

(二)学情分析方法

1.通过阅读课标、教参,结合学生实际及教学内容,同年级老师共同商议编制问

卷调查题目,利用问卷网制作适合本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

2.利用问卷网发布调查问卷,在微信群里发布二维码,让孩子完成问卷的内容。

五、结果呈现与分析(总计有52人参与调查)

1.本次问卷调查共有6道题,分别是根据生活实际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同分母分

数的分数单位相同;清楚分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法;掌握分数与除法之

间的关系;能够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此次参与答卷的有52人,五(3)班共有40名学生,有12名学生重复参与答题。

2.通过调查结果得知:

(1)第1题有98.08%的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能够

较轻松的理解本节课创设的生活情境;第2题有78.85%的学生知道同分母分数的

分数单位相同,这就需要在讲授新课时,需要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分

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

(2)第3题100%的学生都能够准确描述分数的组成,这对总结归纳同分母分数

的计算方法做好了铺垫;第4题有96.15%的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说

明这一部分学生对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掌握较为扎实,知道在计算小数加减时只

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够直接相加减;有3.85%的学生没有看清楚数位,末位相加

导致出错。说明这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