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9《高级财务会计》考纲1第一章外币会计 .pdf
第一章外币会计
第一节外币会计概述
㈠外币与外币会计
⒈识记:⑴外币
答:外币,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它常用于企业因贸
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对外结算的业务中。外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外
币一般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广义的外币是
指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既包括国外的纸币和铸币,也包
括外国有价证券,如以外币表示的政府公债、公司债等,还包括外币支付凭证。但从
会计角度而言,外币就是指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⑵外汇
答:外汇是外币资产的总称,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
可用于国际支付的特殊债券、其他外币资产。外汇包括外币,它必须具备如下三个
条件:一是外币表示的国外资产;二是在国外能够得到偿付的债权;三是可以兑换成
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⑶记账本位币
答:记账本位币通常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对于发生多
种货币计价核算的企业,需要选择一种统一的货币作为会计基本计量尺度的记账货
币,并以该种货币计量和处理经济业务,通常将这种作为会计基本计量尺度的货币称
为记账本位币。
⑷外币业务
答: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等
业务。具体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
⑸外币会计
答:外币会计是以记账本位币核算和监督企业各项外币业务活动的专门会计。
⒉领会:⑴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答:记账本位币能使各种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经济业务在会计上得到统一的反
映。企业选择记账本位币的一般原则是:
①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
价和结算。
②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
行计价和结算。
③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在选择时,除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应当考虑下列
情况:
①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权。
②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③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
时汇回。
④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第1页共7页
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
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
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计价的
金额。
⑵外币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答: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处于国内商业阶段,基本没有国际商业活动时,
不存在外币会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开始在国外积极主动
开展业务,于是出现了外币业务的核算。由此,外币会计应运而生,并初步形成了一
定的专门规则和方法。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成为当代世界变革的根
本趋势。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日趋频繁和复杂,于是,大量的外币业务也随之而来,
企业也需要对这些外币业务进行核算。同时,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与规章不尽相同,
为了克服这种交流的障碍,逐步产生了处理外币业务的国际准则及其相关国际条例,
外币会计也成为具有完整准则和独特方法的专门会计。
近年来,国际投资不断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为满足国外投资者和国外贷款的金
融机构对企业拥有外币会计资料的要求,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如外币兑换和折算、
外币报表折算和合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外币会计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
㈡汇兑损益及其会计核算
⒈识记:⑴汇率
答: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牌价”,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时的
比价或比率;或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换言之,汇率就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即在外汇买卖交易中,一国货币单位用
另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汇率每天都在波动,主要依据特定货币的全球供应需
求情况而定。
⑵汇率的标价方法
答: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⑶直接标价法
答:直接标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