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论文修改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仁爱”思想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的定义“爱人”,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点,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仁爱”思想新的解读: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传统儒家“仁爱”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要加入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更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仁爱”思想的意义在于不但可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而且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支撑。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仁爱”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结合时代特点,发展新时期的 “仁爱”思想;2.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展开教育工作;3.树立先进典范,发挥引导作用;4.坚持舆论的正确导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5.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制,给“仁爱”思想以良好的机制保证。
Abstract:
关键词:市场经济 仁爱
一、关于“仁爱”
1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仁爱”思想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仁爱”思想的解读很多,以儒家思想为首。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对“仁”有很多论述。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意思就是说,对人的爱是仁的基本含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人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尊重兄长,谨慎行事而且言而有信,对众人要有仁慈、爱护之心,要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极大的调整了我国现行社会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也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的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者认为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传统儒家文化中“仁爱”思想的精髓,抛弃传统“仁爱”思想中被旧的统治秩序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部分,另一方面更要加入适应时代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内容,如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指导新时期的“仁爱”思想,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命题,如提倡平等、发扬民主,如从单纯的“爱人”到包括“爱人”和“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爱环境”在内的广泛发展的新时期的“博爱”思想,如加强“仁爱”思想的体制建设,积极构建法治社会,完成从“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过程等。这些内容的丰富都将为新时期的“仁爱”思想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使新时代的“仁爱”思想有不同于旧时代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仁爱”思想的意义
1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引起了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新型利益集团不断形成,由于利益分化导致的冲突不断出现。如何合理、有序并及时、有效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健康的新型的人际关系,也成为当代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引起关注的问题。
新时期“仁爱”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将“爱”的视野从对自己和对亲人拓展到对别人、对社会、对集体和对国家的大视野中,用爱的思想实现认识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实现了对新时期利益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和睦相处的新局面。“仁爱”思想也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人际关系的准则,举止庄重得体,行动诚信可靠,常怀慈善、宽容之心,善待他人,爱护他人,不单是自身良好修养的巨大财富,也有助于提高个人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平,从而提高社会整体道德和全民素质。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决定的其他经济原则对社会的道德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会导致思想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交换原则则会使人将纯粹的物质利益放在首位,并导致功利思想的膨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 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体系建设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压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也指出:“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