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高考仿真训练理综第六次测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届高三高考仿真训练综第次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Cu:64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将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B.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O)→丙酮酸→CO2
C.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D.生物圈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3.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4.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A.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3 :1 B.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2 :1
C.均为黄色短尾
D.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 :黄色长尾 :灰色长尾=6 :3 :2 :l
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2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2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
4%
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带状叶绿体
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
③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④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作用相同
⑤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蓝色反应,不需加热
⑥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 D.③④⑥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种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B.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其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C.某变化过程中发生共价键的断裂,则该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是阳离子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H2O) 浓硫酸 洗气 B H2O(Br2) CCl4 分液 C KCl固体(I2) KOH溶液 加热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某可逆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A(g)+2B(g)3C(g)+D(g) ?H>0
B.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C.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释放热量减少,平衡常数K减小
D.其它条件不变,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均减小,△H不变
. 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mol/L,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mol3/L3。现向1L 0.2mol/LHF溶液中加入1L 0.2mol/L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HF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Ksp(CaF2)= D.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 配制一定浓
度硫酸溶液
B. 制备少量氨气
C.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 制备少量氧气 13. 右图是各种不同密度的硝酸与铁反应时(相同温度)主要还原产物的分布图。请认真读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