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01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藏象学说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 中医教研室 刘艳巧 教授 藏象学说(zangxiang theory)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脏 腑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第四节 体 质 第一节 概述 《素问·六节 藏象论》: “帝曰:藏象何如?” 藏(internal organs): 通(cang) 隐藏,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external manifestations): 征象,形象. 涵义二: 1.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 2.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 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内在本质 藏 象 又作“脏象” 外在反映 二、藏象学说 以“象”观“藏(脏)”的学说。 藏象学说,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生理、病理学的系统理论。 核心内容。 研究方法 解剖分析---直接观察---脏腑的形态和功能。 哲学思维---整体观—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 脏腑 形态学结构 生理病理学系统。 理论 实践 例1:心 例2:肝 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方法, 形态 生理 病理 治疗 中医藏象学说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藏象学说内容(content) 一、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 脏腑, 是内脏的总称。 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 、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通藏,贮藏,精气贮藏之处。 腑通府,府库,水谷盛存之处。 《素问.五脏别论》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形态 生理功能 五脏 实质 化生、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 中空管腔 受盛和传化水谷糟粕 “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 似“腑”, 似“脏” 经络 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 精、气、血、津液—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神—生命活动总的体现。 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 五脏中心-经络纽带-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一个有机整体。 结构---不可分割,功能—相互为用 代谢—相互联系,病理---相互影响。 五脏—生理系统 肝系统:肝、胆、筋、目、爪。 心系统: 心、小肠、脉、舌、面。 脾系统:脾、胃、肉、口、唇。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 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存依赖自然,受自然环境制约和影响,适应自然。 《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脉-四时变化,月经-月周期,体温-昼夜变化 (二)从“象”察“脏”的功能 外象 内脏 “有诸内,必形诸外” “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取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