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第15课《八角楼上》第二课时 艾茜 第四届全国赛课一等奖(1).doc

发布:2024-03-05约4.2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上册第15课《八角楼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军衣”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年级上册第15课《八角楼上》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楼、争、代、临”等10个生字,会写“楼、披、轻、利”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

3.初步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1927年的时候,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板书:八角楼上)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

2.了解主人公。

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过渡:看,这就是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毛主席。你们了解他吗?

介绍毛主席: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学习“楼”字。

我们先来看题目中的“楼”字,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讲解:“楼”是一个形声字,意思是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你们能用“楼”组词吗?(楼房、高楼)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识记生字。

①结合语境识字。

出示夜晚的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学生结合语境识记“临”字。组词:降临、来临、光临。

(3)识字游戏。

4.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预设:课文写了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在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在茅坪村的八角楼上写文章的事情。

三、精读课文,深度感知

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一读第1自然段,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故事发生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故事中的人物是毛主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茅坪村的八角楼。(相机板书:人物:毛主席时间: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地点:茅坪村八角楼)

2.提问:“夜幕降临”是什么意思?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说一说。

3.出示句子,学生对比朗读,体会“每当”一词的精妙。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1)“每当”一词,强调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

(2)用关联词“每当……就”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要点。“年、夜”是上下结构.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第15课《八角楼上》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会写“轻、披、利”三个生字。

结合插图体会“寒冬腊月、凝视、沉思”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上是怎样工作的,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做词语游戏:点灯芯。指名读词语,齐读。

课题当中的八角楼位于什么地方?

出示:八角楼位于()的()。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点灯芯”游戏闯关的形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字词,巩固生字的字音、字形,为借助图片理解词意和读好课文打下基础。】

结合插图,初步了解毛主席工作的画面

1.创设博物馆情境: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不灭的明灯》,说一说毛主席在八角楼上是怎样工作的?指名交流。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自由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

3.指名读句子。

出示: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4.通过观察图中毛主席的穿着,说一说“单”和“薄”的意思。

理解词语“寒冬腊月”,并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上生活条件的艰苦。

当时物资匮乏,毛主席作为革命领袖,却愿和战士们同甘共苦。通过观看一根灯芯的视频体会毛主席省吃俭用,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