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进制转十进制设计.doc

发布:2017-03-25约5.9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十六进制转十进制设计 学 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级: 测控091班 姓 名: 张兵 学 号: 3090103124 时 间 2012.11.26—2012.12.7 指导教师: 姚宏志 题目:利用51单片机实现2字节16进制数转换成10进制数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掌握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基本的单片机电路。 2、学习利用Altium Designer画PCB电路板并焊接电路。 3、学习利用仿真软件仿真电路。 4、学习掌握 LED数码管的基本知识以及keilC51编程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 AT89C51单片机、74LS07芯片(2个)、引脚底座(14引脚2个、40引脚1个)、电容(2个)、排阻、四位一体数码管(1个)、晶振(12MHz)、开关3个、导线若干等。 三、实验说明 实验用到的元器件:51单片机、74LS07驱动器、八段共阴极LED、排阻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首先来说明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我们本实验用到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最小系统,一有时钟源,即晶振。二有复位电路。 时钟源提供单片机基准时钟信号,保证各指令的正常运行,复位电路则是用于复位还原。其次来说明74ls07,74ls07是集电极开路六正相高压驱动器,在这次我做的试验中是用它来给八段数码管提供电压进而驱动其工作。数码管此次用到的是八段共阴极的数码管,共a、b、c、e、f、g、dp,通过在P0口赋予不同的电平来控制相应的段位处于不同的状态(高电平点亮、低电平不亮)。 实验原理: 1、AT89C51单片机的资料: 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1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1.1主要性能参数: ·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 ·4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速存储器 ·1000次擦写周期 ·全静态操作:0Hz-24MHz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128×8字节内部RAM ·32个可编程I/O口线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6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1.2引脚功能介绍 Vcc(40引脚): 接+5V电源。 Vss(20引脚): 接地。 XTAL1(19引脚): 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时钟发生器电路的输入端。 XTAL2(18引脚): 片内震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RST: 复位引脚,高电平有效。 EA: 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控制端。 ALE: 低8位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 PSEN:读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端。 P0口: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 P1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P2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P3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1.3 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LED数码管的介绍: 2.1 数码管的结构 LED显示器(数码管)系发光器件的一种。常用的LED发光器件有两类:数码管和点阵。数码管内部由七个条形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小圆点发光二极管组成,根据各管的亮暗组合成字符。常见数码管有10根管脚。管脚排列如下图所示。其中COM为公共端,根据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接线形式可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使用时,共阴极数码管公共端接地,共阳极数码管公共端接电源。每段发光二极管需5~10mA的驱动电流才能正常发光,一般需加限流电阻控制电流的大小。 2.2 数码管显示原理 LED数码管的a~g七个发光二极管。加正电压的发光,加零电压的不能发光,不同亮暗的组合就能形成不同的字型,这种组合称为字型码。共阳极和共阴极的字型码是不同的。 LED字型显示代码表 实验程序: 5.2 C程序 #includereg52.h #includemath.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show_data[]={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0x7f,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