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探究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 (1)实验依据: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与母方相同。因此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子代性状始终与母方相同。 (2)实验设计: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始终与母方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 ②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解析】 此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与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1)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符合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故亲本裂翅果蝇为杂合子。(2)根据题图,无法判定该等位基因的位置。若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其杂交后代也可呈现题中实验结果。(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某对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应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或雌雄显性个体杂交,如果杂交后代显、隐性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Dd的裂翅果蝇逐代自由交配,后代所有果蝇基因型都为AaDd,故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不变。 【答案】 (1)杂合子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 不变 1.伴性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都会出现不同,但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子代总是与母方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则不一定都与母方相同。 2.设置隐性雌和显性雄个体杂交还可判断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A.Ⅰ片段;Ⅰ片段 B.Ⅱ-1片段;Ⅰ片段 C.Ⅱ-1片段或Ⅰ片段;Ⅰ片段 D.Ⅱ-1片段:Ⅱ-1片段 (4)决定时间:受精卵形成时。 4.其他几种性别决定方式 (1)是否受精决定性别:生物个体细胞中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雌雄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雌性个体是由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二倍体,而雄性个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如蜜蜂。 (2)由环境决定性别:如海生蠕虫后螠,其雌虫长约6cm,雄虫只有雌虫大小的1/500,常常生活于雌虫的子宫内。雌虫产卵后,卵发育成不具性别的幼虫,当幼虫生活在海水中,独立生活时,便发育成雌虫;当幼虫落到雌虫的吻部,便发育成雄虫。 (3)基因差异决定性别:如玉米。 【解析】 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性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属于伴性遗传;XY型生物中只有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雌性生物的体细胞内是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 【答案】 B 1.性别决定与基因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 (1)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一般都是分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间却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2)异型的性染色体如X、Y或Z、W也互为同源染色体;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3)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 2.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X1Y中X1只能由父亲传给女儿,Y则由父亲传给儿子;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但一对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 3.性别分化 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如激素等)的影响。如: (1)性逆转:表现型改变,基因型不变。如雌性非芦花鸡在特定环境中可能逆转为雄性。 另外,蛙的发育:XX的蝌蚪,温度为20℃时发育为雌蛙,温度为30℃时发育为雄蛙。 (2)日照长短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如大麻,在短日照、温室内,雌性逐渐转化为雄性。 (3)环境不同的性别分化:如蜜蜂的受精卵可发育为蜂王,也可发育为工蜂,其主要受环境和蜂王浆的影响。 C.家蚕中雄、雌性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