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铁东区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标准
项目 内 容 得分 备注 学
校
教
学
管
理
情
况
教学统筹
6分 1.各校要在开学前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出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实践活动。
2.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要有记录、有过程、有总结。在活动中总结出的先进教学经验要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活动中发现的不足,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提高,促进教学工作良性发展。
3.严格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安排课程计划,开齐科目,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任何学科的课时。
创新管理
5分
新学期教学管理有新思路,新举措。
执行与监督
6分 1.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课堂等教学活动现场,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加强教学指导与监督。学校领导、教学主任每学期每人听课时数不得少于30节。
2.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查,教学检查每学期不得少于两次,并及时在校内通报检查结果。
3.学校及教师无私自订购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以外的教材或辅导资料。 考评体系
3
分
有科学合理完备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的考评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教师培训
7分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举办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业务提高培训。
2、创造条件,通过网络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3.全体教师每周必须进行一次集体业务学习。
4.学习培训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有考核。
5.采取制度约束和督促的办法,使教师通过自学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 课程改革
4分 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科学运用已积累的经验,结合我区及本校的特点,确定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方法。选定实验班,大胆试验。 教育科研
4分 1、学校积极承担各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教师人人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课题。
2.学校教师能主动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本校的科研成果。 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
教学目标
4分
1.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个性的主动、全面、和谐发展。
2.教学目标要具有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每学年、每学期、每个单元即每个课时的教学活动均应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
4分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教学评价方案。并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备课
7分 1.教师要依据学科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备课(集体备课和自备),提前两周完成备课任务。
2.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特点合理确定德育目标。
3.通过备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程度和个性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4、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预备或开发教学必须的资源。
5.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形成教案。每课(专题)的教案一般应列出教学目标、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其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教学步骤、练习与作业、板书设计等。没有教案或教案不完备,不得实施教学。 上课
15分 1.教师教学须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教学语言要简明、准确、规范。
2.教师应当参加校内外的听评课活动,加强相互交流。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3.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上下课。
4.教师要在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室门前候课,上课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上课。
5.无特殊情况应站立讲课,上课时严禁使用通讯工具,课堂上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得中途离堂、随意增加或缩短教学时间。
6.教师应注意进行组织教学,课堂上不得出现学生在课上睡觉、喧闹、打架等情况。
7.教师应当按照教案组织教学,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8.教师服饰须符合教师职业形象。
9.课堂上不得有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悖的言行,禁止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无故停学生的课。
10.教师应当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作业与辅导
4分 1.作业量要符合《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的要求,即小学一二年级和其它年级当天没有教学任务的学科不得留书面课外作业,三、四年级每天单科书面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各年级每天单科书面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作业难易程度应当符合学生实际,作业形式应当灵活多样。
3.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4.作业批改要及时,批改要认真,防止误批、漏批。课外作业要全收全改,逐题批改,严禁让学生批阅,不许他人代阅。
5.作业批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