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仪表第七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成分分析 7.1 概述 7.1.1 成分分析的意义 监测和控制工艺成分参数,保证工序质量 成份分析:固体成份分析、气体成份分析 气体成份分析的作用: 通过测定气体成分,计算窑炉废气过剩空气系数和CO含量,判断窑内供风情况及燃料燃烧程度,进而判断物料煅烧情况; 比较窑炉系统不同部位废气成分,计算漏风量; 分析废气有害成分,确定废气对大气污染程度。 7.2 磁性氧量计 用途:测量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7.2.1 气体的磁化特性 (1)气体的磁化率 磁化现象:任何物质处于外磁场中会受到力或力矩的作用而显示出磁性,即介质在磁场中被磁化—介质分子磁矩沿一个方向顺序排列。 磁化强度: 7.2.2 热磁式氧分析器的组成 环形室 中央旁通管:水平放置;管上绕有二个铂丝加热线圈R1和R2,它们与另二个锰铜合金丝做成的电阻器R3和R4组成测量电桥的四个臂,电桥线路对角线上连接毫伏计(刻度为氧的百分含量), 磁极:靠近R1的边缘 7.2.3 工作原理 抽气器将被测气体连续吸入环形室 气体中无氧时,旁通管中无电流流过,测量电桥处于平衡状态,输出电压为零,仪表指针指零。 气体中含氧时,氧气被不均匀磁场吸入旁通管,被发热元件R1加热,磁化率降低,所受磁场引力减小,被随后低温氧气推出。氧气排出在磁道中形成磁风(称热磁对流)。氧气在旁通管中流动时,在R1处起冷却作用,流至R2处时,因其已被加热,对R2影响较小,故TR1<TR2,电桥失衡,输出电压信号,信号大小反映了气体氧含量。 若气体中混有NO,将影响测量结果,引起误差。 7.3 奥氏气体成分分析仪 7.3.1 系统组成: 三个装有吸收剂的吸收瓶,吸收瓶分别通过旋阀7、8、9与梳形管相连。 7.4 CO2自动分析仪 7.4.1基本知识 热传导过程中,不同气体导热系数也不同,导热系数大者,传热快;反之亦然。所以,气体混合物中组分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混合物导热系数的变化。 7.4.2 CO2自动分析器的工作原理 7.5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利用混合气体中某些组分会有选择地吸收红外辐射能的特性,连续分析和测定被测气体中某一待测组分的含量。 可测定的气体:CO、CO2、CH4、C2H4、NH3、水蒸汽 不能测定的气体:双原子气体、惰性气体 7.5.1 基本知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0.76~420μm。 物质具有一定的红外辐射,辐射大小与物质温度有关。T低时,辐射波长较长,T升高时,最大辐射能波长向短波方向迁移。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利用1~25μm光谱段。将镍铬丝通电加热至730℃时,辐射光波长主要集中在此范围。 辐射能被物质吸收后部分转化为热能,T升高。 红外线热辐射特征:物体的热辐射绝大部分集中在红外区域。由此可用热敏电阻或热电堆接收红外线。 7.5.2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构造 红外辐射源、分析室、参比室、检测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记录器 7.6 氧化锆氧量计 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作测量元件,将氧量信号转换为电量信号显示被测气体的氧含量。 特点:结构简单、反应速度快、不受其它气体干扰 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 7.6.1 工作原理和结构 ZrO2 晶体结构: 单斜 立方 7.6.2 ZO系列氧化锆氧量分析仪 (1) 特点 1)结构简单、测量迅速、准确 2) 双参数修正,对氧化锆探头的本底电动势及炉温参数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度。 3) 新颖探头结构,便于更换氧化铝、热电偶元件,降低使用成本,延长探头寿命。 4) 导流直插式结构,参比气体自然对流,不用抽气泵,简化仪表结构,维护量少。 5) 探头设有校准室,便于实现在线校验探头,保证测量准确度。 6) 仪表系列化、规格化,输出信号线性化。 (2) 工作原理: (3) 仪表结构 原理 (4) 烟气测点选择和取样处理 测点选择: 取样口一般设在锅炉中燃料完全燃烧的位置附近; 流动畅通、远离局部阻力处; 矩形截面对角线上距顶点1/3处设置取样点 电池反应: 管内通空气(参比气体),管外走烟气。管内外两侧气体中的O2被金属铂吸附,且在其催化作用下得到电子、成为O2-进入氧化锆离子空穴中,金属铂表面上留下过剩正电荷。 同时,氧化锆中的O2-失去电子成为O2回到空气或烟气中。 达到动态平衡时,在铂金属表面附近形成双电层 能斯特方程: 氧浓差电动势 空气(参比气体)的氧分压 烟气(被测气体)的氧分压 它由氧化锆探头、氧量变送电路恒温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仪表本身带有数字显示器。 1) 氧化锆探头结构 组成部分: 氧化锆元件、 加热炉、 热电偶、 标准气导管 过滤器。 * 7.1.2 成分分析方法 定期取样法:实验室测定 连续测定法:测定混合物中某种成分含量或性质;测定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