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病理机制及方证相应基础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1-28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病理机制及方证相应基础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主要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影响心肌血液供应,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等病理变化,严重者会发生心肌梗死。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深入研究,认识到冠心病也与痰瘀互结有关。痰瘀互结证是一种中医证候,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胸闷、心慌、心前区疼痛等,与冠心病的症状类似。因此,通过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冠心病的病理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探讨冠心病的病理机制和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相关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建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对模型中心肌缺血、缺氧等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3)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中涉及的关键生物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聚集率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探究病理机制。 (4)运用中药药物组合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测试药效和剂量,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2.研究方法 (1)实验动物:将国内实验动物供应中心提供的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2)建立实验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痰瘀互结证组、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组,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狭窄法实现冠状动脉闭塞。 (3)药物干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不同中药药物组合,测试药效和剂量。 (4)观察记录: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生化指标等手段进行记录和观察,评价药物干预的效果。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1.研究意义 (1)有助于深入了解冠心病和痰瘀互结证的病理机制和关系。 (2)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 2.预期成果 (1)建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深入研究其病理机制。 (2)分析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中重要的生物指标。 (3)测试中药药物组合的药效和剂量,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4)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新思路和方法,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