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育性的QTL定位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1-28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育性的QTL定位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育性的QTL定位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粮食需求量日益增加,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籼稻和粳稻的亚种之间杂交产生杂种后代的育性较低,导致其杂交利用受到限制,影响了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群体遗传学方法对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育性的QTL进行定位,以期为杂交水稻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材料。 研究内容: 1. 构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群体,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和评价。 2. 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利用SSR或SNP标记对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 运用QTL分析方法,对籼粳杂种育性的主效QTL进行定位和分析。 4. 分析其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及其遗传基础。 研究方法: 1. 构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群体,包括F2与BC1F1等群体。 2. 采用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以SSR或SNP标记对杂交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 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QTL分析,对各杂交群体表现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与籼粳杂交育性相关的主效QTL。 4. 分析主效QTL的遗传基础及其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研究意义: 此研究将为解决水稻杂交育种中籼粳杂交育性低的问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有望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借鉴和启示。 预期成果: 1. 建立稻米籼粳亚种杂交群体,评价其籼粳杂交育性表现。 2. 构建籼粳杂交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鉴定和定位转移率低的主要QTL。 3. 分析籼粳杂交育性的遗传基础及其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4. 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实验材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